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名侦探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堂审案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堂审案(1 / 2)

书名:唐朝名侦探 作者:亦流年 字数:4692

康绪冷冷地扫了眼众人,猛地一拍惊堂木,正色道:“本官虽是小小县令,但却代表着大唐律法!常言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我这里,即便是皇亲国戚,也要规规矩矩,何况你只是个并无实权的翰林学士?本官让你站在这里,是看在你为圣上起草诏书的份上,你若想在这待着,就老老实实的待在一旁,本官自会以礼相待。不过本官有言在先,若是再有无礼者,本官便依大唐律法,以藐视公堂罪论处!”

康绪一番话说的陶箬竹目瞪口呆,连吕季同也诧异地看着他,眼中浮现出称赞之色。

陶箬竹脸色忽青忽白,他身为翰林院学士,转为皇帝起草诏书,虽无实权,但名声却是有的,到哪里不是被人毕恭毕敬的捧着?

没想到,自己会在正阳县这么一个小地方,碰了一鼻子的灰。

可偏偏他对康旭所说的话,还无力反驳。

大唐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他小小的翰林学士?

“方才是在下失礼,李大人切莫怪罪。”

陶箬竹并非是个迂腐的儒生,他自然看的出来,康绪是个硬骨头,绝对不是靠权势就能够让其屈服的。

何况自家小妹的命案,还需要对方查清真凶。

陶箬竹说话的语气客气了许多,他对着那些侍卫嘀咕了几句,那些侍卫点头之后,便匆匆离去。

“在下方自长安回来,听闻小妹遇害,心中悲愤交加,这才冒然闯入,并非有意冲撞衙门,还望李大人勿怪。”陶箬竹对着康绪行了一个大礼,深深的说道。

陶箬竹的突然转变,让众人有些讶然,这态度转变的也忒快了些。众人忍不住腹诽起来,此人察言观色的能耐还真是非同一般。

康绪坐在暖阁之中,对着陶箬竹点了点头,道:“本官今日正要审理令妹被杀一案。既然陶学士前来,倒也省的再去人喊令尊前来。”

陶箬竹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下,他惊讶的道:“难道李大人已经找出杀害我小妹的凶手了?”

康绪瞥了眼公堂之中的吕季同,沉声道:“是不是凶手尚且需要审理,不过。他却是本案最有嫌疑之人。既然学士前来询问令妹被害一事,那本官现在就审理便是。”

陶箬竹稍作沉思,脸色凝重地道:“倘若大人真的找出凶手,还舍妹一个公道,在下必当重谢大人!”

康绪命人给他搬了把椅子,让他坐在一旁,然后一拍惊堂木,道:“吕季同,你涉嫌杀害陶昭雪,而今证据确凿。你可还有何话说?”

陶箬竹见到堂下之人竟是吕季同,不觉吃了一惊。

“是你?”

陶箬竹不可思议的看着吕季同,疑惑不解的对康绪问道:“大人,您说的凶手,难道就是他?”

吕季同神色如常,他对着陶箬竹笑了笑,淡然的道:“陶兄,多年不见,一向可好?”

陶箬竹脸色有些难看,他瞪着吕季同。深深的道:“吕兄,我问你,昭雪她是怎么死的?”

吕季同摇了摇头,叹道:“令妹……死的凄惨。具体事宜。你可以向大人询问。”

陶箬竹脸色微寒,他怒道:“不要给我装糊涂,昭雪是不是你杀的?”

吕季同眉头微皱,他同样紧盯着陶箬竹,认真的道:“陶兄以为,令妹是被我害死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