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古舞新生 > 第53章 第六十四章

第53章 第六十四章(1 / 2)

书名:古舞新生 作者:文晴希瑶 字数:4757

将脚尖轻轻磕在地板上,勾脚、绷脚,暗自活动。方才注意力分外集中时丝毫没有感觉,此刻退到镜头两侧,雷铭才觉得眼前一阵眩晕,胸口闷得几近作呕。
现场打分,眼神情不自禁划过父亲微蹙的双眉与手下飞快舞动的笔身,少年心里兀地一抽,面颊跟着发麻,不由自主心慌起来。
将控腿放在技术技巧清单的第一项,不知是哪位圈外没经验的导演——或者根本就是故意的。雷铭咬紧了牙根,不过是个前转旁的控制组合,灯光一打,状态失调,他方才用力过猛,从脚背到蹆跟有些抽筋。
尽量不动声色地暗暗活动,抬眼却瞟见杨逸杰略显空洞的眼神。
刚刚怎么就……只差最后几秒钟。恍恍惚惚间,杨逸杰觉得周遭的一切都变得不真切起来。本不该出现的失误在脑海中萦绕不散,最关键的一场比赛,为了多得哪怕零点一分,他们曾把所有的细节反反复复地打磨。
人人都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即便十年磨一剑,也太难保证临场完美的发挥。前方便是一众审视的目光,杨逸杰心口砰砰直跳,没有音乐配合、没有服装修饰,最直白也最简洁的展示。
他太紧张了,紧张到忘记了练功房中的无数晨起辉落、夜夜日日。
千百次练习,明明不会出问题的。
思绪正不知飘到哪儿,手腕忽被人用力握住。杨逸杰侧头,正对上雷铭发亮的眸子。
“凝神。”不过是一个侧身的功夫,雷铭压着声音在杨逸杰耳边轻声道,压不住的歂息带着几分气急。与自己相比,杨逸杰功夫浅且明显经验不足,他很清楚这种镜头聚焦下紧张到心率脱离控制的感觉。
“你……”杨逸杰下意识开口,可下一秒所有的思绪滞住一般。身旁人虚弱的模样和强打起的精神实在太过明显。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还能说什么。
雷铭开口的话有几分生硬:“我知道你练功房里的水平。”杨逸杰一愣,他从没想到有一天那个生来加冠、不可一世的人竟会充当这样的角色。“你得和我一起赢——队,长。”
最后两个字,深深地、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心上。
跳、转、翻——技术技巧串,逐队逐人流水作业。
“天汉长庚”杨锦轩与郑旭两位学长,一组规定旋转教科书一般,标准得让人移不开眼。
紧接着是上一轮过后暂列第二的“长江后浪”,魔都附中同样名不虚传,两位少年同一模子里刻出来般,动作速度快、节奏准、脚下干净,行云流水、身姿绰绰。
氧气填满胸腔,杨逸杰缓缓吐出,不知怎地竟觉得一颗心安下许多。技术技巧不比剧目成舞,需要调动情绪,投入角色演绎故事。此时此刻对他们而言,最该有的状态,是除了技术要领,什么都不要想。
即便告诫自己调整状态,不去看、不去想,依旧,掌声不时阵阵入耳。杨逸杰微微低垂视线望着地面,地板反光中一次次出现选手们半踮起的脚尖,一圈、两圈、三圈……脚上稳不稳,动作吃不吃力,打眼一看,实力高下显而易见。
能尽力控制得了情绪,却难以控制心跳。身前的人越来越少,眨眼之间便轮到他们了。
心房发了狂般乱跳。
杨逸杰略有些无措地望向台下,正巧对上王邵飞望来的目光。依旧三分不羁,七分严厉——不……三分严厉,余下的四分是信任。猛然间,他似是被拉回了一瞬瞬顶着劲儿和自己独处磕动作的时光,一缕缕鲜有的汗水换得被老师们肯定的满足。
平转六周至中央,云手亮相。真正开始动作,紧张反而一点点消失,是无数次重复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带来的踏实感。抱腿转两周接端腿转三周,干脆的留头甩头,齐整的节奏,利落的脚下动作。
要保证质量和成功率,王老师严令禁止他们盲目冲击周数——那就更不能出错。
不能错,不能错,一定稳住。是心底唯一的声音。
腰腹用力,核心收紧,保持平衡。卡着节奏留头,上身稳住,抬手亮相。那一刻,看着评委老师嘴角含笑、微微点头,杨逸杰轻轻松了口气,总算稳住了一颗四下摇摆、颤动不停的心。
这些日子,练得狠的时候,一上午吐三四次是常态。不说成绩如何,付出,终究是看得到回报。比起半个月前,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一串五个点翻下场,提跨立崾,双手呈立圆延伸,上手摸天、下手摸地。
站在场边才长出了提着的那口气,转眼,见雷铭几周转到中央,点翻快得真如风火轮一般,无论是完成度或是速度,都如往常完美,令人移不开眼。
下一位选手已经跟进动作了——在强手之后出场的那个,往往很不讨好。杨逸杰勾了勾嘴角,硬扯出个缓解心情的笑,却见往这边来的雷铭脚下踉跄一步,伸手撑墙,勉强稳住了身子。
谁都看得出,为了这场比赛,雷铭仿佛强弩之末,磕磕绊绊强撑着向前。
背对着摄像机,他的手遮在身前,用力撑住墙壁。转得急,头本就晕着,一连串动作下来,整个人有些飘忽。
杨逸杰皱眉看他,紧紧握住拳头。
唯有自己,能稍稍帮他分担。哪怕只那么一点……也好。
“下面一组,搬后腿转、旁腿转接端腿转、扫堂探海转。”上一组动作成功或是失败,都没有丝毫用于消化的时间。吴永的声音适时响起,打头的选手已经起手动作了。
杨逸杰来不及顾及雷铭如何,微阖双目按捺即将冲出心房的心脏,动作要领、注意点飞快地在脑海中盘旋最后一圈。
睁眼时,已到了第三个——“长江后浪”一组的郭子豪,他认得。少年趋步至圆圈正中央,面向两点钟方向,双山膀准备。主力腿立起半脚尖,重心前倾,手经七位借力,右腿快速后踢至双手抓住,同时转动身体,一圈、两圈——收腿,稳稳立住。
两周。
杨逸杰微微松口气,还好,魔都附中并没有上来就冲击难度,于他们而言,就还有挑战的可能性。三周——练习时,他曾成功过,雷铭更不必说。
同样来自魔都附中的二年级学生董梁,少年比一般舞者身形更加瘦削,明显以开度渐长而力量略弱的选手。架起山膀,重心前移,挥臂借力甩后腿,依旧是个中规中矩的两周转。但身形很稳,转速充足,与标准教学视频并无二致。
这后蹆,太漂亮了。杨逸杰暗暗惊叹,哪怕是自己缠着王老师练了这些天,吃了不少苦头,也依旧与他的游刃有余差之甚远。早知对手实力强大、各有绝活,但直至今天,同一个练功房中真刀真枪真本事的较量,才实打实看出真功夫——这软度,怕是与女班相比也丝毫不显逊色。
前六位选手均以求稳为主,仅有一位冲击三周转,但落腿略早,周数并没有转足。
随上一名选手退场的脚步,雷铭同时趋步上前,借着跳步带起的动力,就地拔了一个空转——站得有些久,加之或多或少的紧张,身子微微有些发凉,他习惯性想活动一下找找感觉——落地转头亮相,正对上父亲望来的视线。
刻意闪避终没敌过猝不及防。
选手与评委,再自然不过的谛视。但几步之隔,却像横跨山海。
无论身体或是精神,都濒临极点。此刻与至亲相遇,哪怕心坚如磐石,也难免陷落。雷铭实在太想放下所有的压力,躲在一处温暖又让人心安的地方了。如果父亲能独属于他一人——只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便好。但不能。此刻他反而要站在这儿,把最出色的样子展现给父亲看——这未免太过残忍。
两周还是三周,本已确定的答案此刻却有些动摇。
要不转三周……亮相不过短暂的一秒,雷铭的脑海中却似反反复复纠结了千百来回。
眼神不经意间回望,头皮跟着就是一紧。少年心一横,挥臂起腿,借力快速转动——一周——不行,起蹆的一刻,他已觉出动力不足。
状态不好,信念并不够坚定。
仿佛一口气松懈掉了大半,临时变心思太难顺理完成。第二周,转速明显降低,雷铭堪堪稳住身子,抬手亮相,收势鞠躬。他重新望向评委席,竟觉着鼻子有点发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