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0621章 拟定大汉军法

第0621章 拟定大汉军法(1 / 4)

书名:三国之无限召唤 作者:藤洛 字数:5810

收复河东、上党、弘农、洛阳、河内后,收编整编了包括白波军、河东绿林、上党军、河内军、洛阳守军,还吸收了不少流民。

军队人数翻了一番,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收编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战斗力强弱不等。

属下不乏统兵操训之人,各有所长,比如檀道济,精于操训队形阵法;林冲长于操训枪械。

在他们的操训下,各部战斗力,都有显著提升。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随着地盘不断扩大,兵力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开阔的中原后,将难免大规模战役。

大规模战役,讲究各部协同配合。

尤其在这个通讯手段极为落后的年代,协调各部,是一大难题。

而最大的难点在于,在战役中,将出现部队节制从属变换的情况。

以实战为例:在攻取函谷关、洛阳的战役中,七郎延嗣部本受王猛傅友德节制。当其受命翻越熊耳山,迂回到函谷关以东、洛阳以西后,与檀道济部汇合。

那段时间,七郎延嗣部便改受檀道济节制。

王猛傅友德檀道济,统兵能力无需质疑,但在指挥方式和习惯上,各有不同。

这些方式和习惯的不同,貌似无足轻重,实则是重大隐患。

在刚刚进行的各部协同演习中,徐达令七郎延嗣部“纵绥不及”,高昂部“设伏陷敌”。

就是七郎延嗣部负责诱敌,高昂部设伏破敌。

但在演习中,两部的衔接出现问题,七郎延嗣部诱敌至指定地点后,高昂部尚未完成设伏。

出现失误的原因,除七郎部诱敌稍早,高昂部设伏稍缓外的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每个将领。对命令的理解不尽相同。

比如纵绥诱敌的远近、设伏距离等。

这种情况,若是在战役中发生,极有可能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

演习中凸显的问题,不仅于此。

种种问题归结到一起。反映的是军法问题。

所谓军法,不只包括狭隘的奖惩之法,还包括各种条令、条例、阵法、战法等等,必须统一起来,才能使全军可集结。可分兵,有效协同作战。

……

王猛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趁各部休整操训的时候,针对并州军在河东、弘农、函谷关、河内、洛阳等战役中出现的问题,王猛将并州军原有条例进行了修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