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0954章 贾诩烦恼何人懂

第0954章 贾诩烦恼何人懂(1 / 4)

书名:三国之无限召唤 作者:藤洛 字数:5860

坐在车上,贾诩打开杨定塞给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四句话:遇风则飞,遇水则沉;遇火则灭,遇谷则生。

贾诩微微一笑。

见僮儿伸着脖子,索性把纸条递给他。

僮儿跟随贾诩多年,不仅识文断字,也学了不少能耐。

贾诩问道:“可知其意?”

“懂一些,但不全懂。”

“说说看。”

僮儿道:“方才先生说,先生名中带羽字,这几句话便是说先生的。羽毛遇到风,就能高高飞起;被水打湿,就飞不动了;遇到烈火,就会燃烧;只有在山谷里,才能安稳下来。先生,小子说得对吗?”

贾诩点点头:“能理解到这般程度,不错。但其中有一个字,你读得不对。”

贾诩指着“谷”字,道:“此字多种读法,在此,应读为裕。”

“哦……”

僮儿年纪尚小,理解不了这几句谶语深层的含义。

贾诩是人精,当然一清二楚。

正如僮儿理解的那样,袁天罡写的这几句谶语,以贾诩名中“羽”字为寓。警告贾诩,择主不慎的后果。

……

遇风则飞,当然是指杨广。

杨广冒名董卓,已不是秘密。

杨广之杨,可以解读为飞扬之“扬”,代表着风。

风,能令羽毛飞扬,却不能带给羽毛安稳。

遇火则灭,当然是指刘芒。

刘芒的芒字,本和火没直接关系。但刘芒的表字“绛天”,出自张衡的思玄赋》,“扬芒熛而绛天兮”,说的是火光四射染红天。

遇谷则生,当然是指刘裕。

正因此,贾诩才指点僮儿,说“谷”这个多音字,应该读成“裕”。

只是,纵如贾诩这般聪明之人,也没能理解“遇水则沉”,所指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