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还有谁?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还有谁?(1 / 2)

书名:三国之无限召唤 作者:藤洛 字数:3421

陶商一马当先,奔行在最前方,鹰目眺望远方战团。
“樊”字的战旗虽然残破,却还在飘扬,证明樊哙还活着。
陶商松了一口气,暗道:“这个吃货的命倒是够硬,竟然能撑到现在还没有挂……”
在接到了樊哙的急报后,他就猜测樊哙必是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遂不及多想,急率数千轻军,一路狂奔前来救樊哙。
还好他反应及时,没有来晚。
三千兵马狂奔而至,此时曹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围杀樊哙一军上面,根本没有注意到,还有第二支陶军从他们的背后杀到。
陶商抬头一扫,推测曹军的伏兵少说也有三万之多,这么一看,曹操可谓大动干戈,竟然调集了自己的主力在此设伏。
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就是歼灭樊哙这支军队。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想歼灭他宝贵的五百骑兵。
“曹孟德,人人都说我奸诈,跟你一比,我发现我还挺纯洁的,若是失了这几百骑兵,我也不用再混了,你可真是够阴的……”
暗自感慨中,陶商剑眉一凝,杀机狂燃而起。
鹰目中,杀机瞬间燃至顶点,陶商将腰间佩剑一卸,掷给了英布,豪然喝道:“英布,这柄佩剑赏你了,用他好好的给我大杀一场,让我再见识见识你的风采。”
佩剑啊,那可是主公的佩剑,寻常人岂能轻易赏赐,这代表着一种莫大的荣耀。
接过宝剑的英布,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瞬间是欣喜惹狂,感动万分。
“嘀……系统扫描,英布感受到宿主对其仁爱,产生仁爱点7,宿主现有仁爱点30,对象英布对宿主忠诚度,上升为17。”
脑海中响起系统精灵提示音的同时,英布将佩剑往自己腰间一挂,拍着胸脯,豪然道:“主公就瞧好吧,看我英布怎么大杀四方!”
豪言壮语道罢,英布一声长嘶,一人一骑如黑色的闪电一般,向着曹军狂冲而去。
左右,数千将士追随着英布,加速涌上。
天崩地裂,风云变色。
身后那震天的动静,终于惊动了曹军,正自围杀兴奋的他们,猛然转头望去,却惊见那滚滚的兵潮,已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至。
三千陶军援军将士,似决堤而下的流洪,挟着毁灭一切的威势撞至,伴随着震天的巨响,狠狠的撞入了曹军后阵。
洪流一往无前,惨叫声如潮而起,肢飞血溅,漫空血雨,一条血路刺破曹军围阵,无人能挡。
倍受鼓舞,迫切想立功的英布,挥舞着手中大枪,当先开路,枪锋过处,数不清的人头飞落在身后。
再次登场的英布,凭借着96的武力值,俨然如杀神下凡,杀得曹军惊魂丧胆,如浪而开。
山坡上,目睹这一幕的曹操,焦黄的脸上已涌满了惊色。
他自以为此计精妙无双,算计到了陶商的第一步行动,他却万没有想到,陶商会在派出樊哙一军后,又率了第二队兵马杀来,而且还是亲自上阵。
这意味着,陶商竟然是识破了他精妙的布局。
这怎么可能?
郭嘉亦是眼眸中充斥着惊异,年轻的脸上,流转着难以置信,亦不敢相信,自己的计策被识破。
震惊之下,郭嘉心神受到打击,一时间大咳起来。
此刻,陶军已冲破了曹军半边的围阵,眼看着就要跟樊哙一军会合,一旦两军会合,这场伏击战,就要以曹操失败而告终。
更令曹操感到震惊的是,当先开路那员陶将,武道绝伦,横冲直撞,竟是无人能挡。
看到那面“英”字大旗,曹操蓦然省悟,口中惊道:“难道,此将就是刘玄德在战报中所称,陶商麾下新冒出来的那个英布吗?此人武道竟强到这般地步,如此厉害的人物,怎么会甘心屈居于陶商的麾下?”
惊愕归惊愕,但曹操到底是曹操,又岂会因一点点的意外,就乱了阵脚。
他很快就回过神来,稳住情绪,马鞭遥指山下,“传令诸将,给孤拦下陶商那员猛将,能斩这英布者,孤有重赏!”
号令传下,山顶上令旗摇动,向山下围杀的诸将,指明了攻击方向。
围阵迅速变化,诸路曹军纷纷掉转头来,向着东面阻挡而来。
此刻的英布,正杀到疯狂的地步,一路狂冲狂突,枪下不知有多少亡魂。
突然,斜向处杀声骤起,败溃的乱军中,一支敌军兵杀而至,冲向了他所在。
“李”字大旗迎风飞舞,一员雄健如虎的曹将纵马舞枪,向着英布冲杀而来。
来者,正是曹操麾下宿将李典。
“冒充古人的匹夫,留下性命来!”汹汹而至的李典,咆哮如雷,狂傲之极的舞枪袭向陶商。
“阿猫阿狗也敢挡我英布的路,你是找死!”
英布狂傲不羁,一声不屑的羞辱,大枪卷起血尘的尾迹,挟着山崩地裂之势,电射而出。
吭!
震天的狂鸣声响起,两柄兵器轰击在一处。
撞击瞬间,李典只觉无尽的大力灌入身体,震到他五脏六腑震动欲碎,那强悍之极的力道,一瞬间就将他的斗志摧压下去。
英布却如泰山般,纹丝不动,手中沾血的大枪,第二招从肋下标出,掀起腥风血雨,破空而至。
李典连翻脸滚的气血都来不及平伏,只能勉强提半口气,咬起牙关,拼尽全力举枪相挡。
金属激鸣声再起,飞溅的火星映照下,李典脸形已扭曲,双臂被震缩回去,那锋利的枪刃,几乎要刺中他的胸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