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三百八十七章 野心尽显

第三百八十七章 野心尽显(1 / 2)

书名:三国之无限召唤 作者:藤洛 字数:3313

万众瞩目中,陶商由梁公,正式进封为魏王,定都邺城,国号大魏。
邺城内,那座原本属于袁绍的大将军,如今已变成了陶商的魏王宫,他便在这座王宫中,下达了第一道王诏,封正妻花木兰为魏王后,儿子陶定为王世子。
老婆孩子封过了,陶商接下来自然是大封群臣。
项羽进封前将军,廉颇为左将军,霍去病为右将军,乐毅为后将军。
其余诸如英布、彭越、李广、养由基、高顺、张合、徐盛、臧霸等将领,皆由杂号将军,进封为四安、四平、四征、四镇等大将。
樊哙因跟随陶商日久,故被授以中领军之职,直接统领亲军部队。
至于张良、陈平、萧何、张仪、陈登等谋士,也各被封以相应的文职,地方上的范睢等各州刺史,也被加封这亭侯。
除了这些有名有姓的大将,其余三军诸将,朝内朝外有功的文官们,也皆依功升赏。
众文武各有封赏,麾下将士也尽皆有赏,陶商更大赦诸州,以为庆贺。
一时之间,两河诸州陷入欢腾,数百万的士民,尽皆沉浸陶商进封为魏王的欢庆之中。
……
幽州,蓟城。
陶商称王,天下震动,消息很快就传入了这座幽州治所。
“陶贼竟敢称王,当真是大逆不道,乱臣贼子之心已昭然于天下,我刘备若不挥师南下,扫灭这逆贼,岂非愧对我大汉皇叔的称号!”刘备将手中的情报,狠狠的扔在了案几上,怒不可遏的叫道。
左右关羽、张飞、文丑、张辽等武将们,也愤慨大骂陶商逆贼,个个都叫嚣着要出兵南下。
一片慷慨激昂的叫战声中,沮授却拱手道:“主公息怒,陶贼大逆不道,人神共愤,确当诛之,只是眼下他新得冀青二州,气焰正盛,以我军实力,自守尚可,冒然南下实非明智,还请主公三思。”
沮授倒是颇为冷静,而且他的态度,跟众将截然相反。
而原本蠢蠢欲动,妄图一战的刘备,听得沮授这一番劝言,怒火很快就平伏了下来。
或许,他也就是嘴上说说,其实很清楚陶商的实力,压根就没有打算过南下。
刘备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目光看向了一旁淡然不语的诸葛亮,寻求他的意见。
一直沉默的诸葛亮,这时才轻咳一声,摇着羽扇道:“陶贼是一定要灭的,但诚如公与所言,此时陶贼实力还很强大,眼下非是南下的时机,我们还当以积蓄实力,坐观天下之变为上策。”
诸葛亮一番话,彻底的让刘备冷静下来,也压制住了众将慷慨激愤的斗志。
“孔明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刘备也连连点头。
诸将都闭上了嘴巴,不再求战,唯有张飞却咽不下这口气,叫嚷道:“那照孔明先生的意思,咱们就什么也不做,就容那陶贼狂妄称王吗?”
“谁说了我们什么也不做了……”
诸葛亮的眼中,掠过一丝诡色,忽然间站起身来,朝着刘备深深一揖,拱手道:“亮代表天下万民,请主公进位为王,方能与那陶贼平起平坐,号召我幽燕将士,为匡扶汉室的正道伟业拼死而战。”
进位为王!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震惊。
刘备身形也是剧烈一震,深陷的眼眶中,瞬间掠过一丝惊喜,却转眼间又被他强行压制下去。
“孔明先生说笑了,备一心只想匡扶汉室,若也自行称王,岂非跟那陶贼一样,也成了乱臣贼子。”刘备忙是推辞起来。
“主公此言差矣。”诸葛亮羽扇一拂,劝说道:“主公乃大汉宗亲,天子钦定的皇叔,身负皇室血统,称王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天下谁人敢有诽议。”
“对啊,连陶商那个异姓小贼都能够称王,大哥这个刘氏皇族,怎么就不能称王了。”张飞也激动的附合道。
刘备沉默下来,心跳加快,眼神变化不定,显然已经深深动心。
这时,诸葛亮又道:“主公唯有称王,才有足够的权威来号召幽州士民,追随于主公左右,所以称王乃是势在必行之事。”
诸葛亮言下之意是,你刘备只有称王,你麾下的文武们才可以水涨船高,也能跟着升官进爵,有此利益相诱,才能让他们更加忠心的追随着你。
“可是,陶贼称王,虽说是逼迫天子下诏,但到底还有天子的圣旨,我若称王,没有天子明旨,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刘备顾虑的,依旧是大义的名头。
诸葛亮一笑,不以为然道:“这也简单,当初主公在许都之时,不是曾受协天子的衣带诏么,此乃天下人尽皆知之事。主公便可宣称,天子在给主公的衣带诏中有旨,一旦汉室有危,主公可自立为王,以号召天下士民讨贼,匡扶汉室,如此一来,主公不就名正言顺的可以称王了。”
这一席话,令刘备眼前一亮,残存的担忧一扫而空。
反正天下人只知道他刘备有衣带诏,至于里面的内容是什么,还不是由他自己说了算。
天下士民,多不过是人云亦云,只要大造些舆论声势,他们自会信以为真,又有谁会去怀疑。
刘备想着想着,渐渐的眉开眼笑,嘴角悄然上扬,掠起一丝得意之色。
这时,诸葛亮向关羽等人连使眼色,一众文武们便会意,纷纷跪拜于阶前,恳请刘备称王,一个个连哭带嚎,摆出一副刘备若不称王,他们就跪死不起的架势。
刘备假意犹豫再三,拒辞了再三,终于是禁不住众人之劝,只得长叹了一声,苦着张脸道:“罢了,我岂忍寒了尔等拳拳之心,为匡扶汉室的大业,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存亡,为了讨灭陶贼逆贼,我就应了你们的请求吧。”
关羽等众人无不大喜。
“主公有如此担当,实乃我大汉之福。”诸葛亮更是长身一揖,深深一拜。
称王决心已下,诸葛亮在刘备的授意之下,便在幽州范围内展开舆论攻势。
于是幽州境内,一时传言四起,刘备奉衣带诏,自立封王的传言,很快就遍传全州。
紧接着,刘备老家涿郡的地方官,又屡屡上表,声称刘备旧居上空屡现祥瑞,乃是上天显灵,让刘表称王。
很快,幽州各地方官吏,便会意了上峰的意图,纷纷上表,劝说刘备称王。
官吏尚且如此,那些缺乏思考能力的平头百姓们,在官府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之下,自然也就跟着认定刘备应该称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