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四百四十八章 灭楚!灭楚!

第四百四十八章 灭楚!灭楚!(1 / 2)

书名:三国之无限召唤 作者:藤洛 字数:3271

时年夏初,陶商凭着自己无上的权威,于大魏国所统治的诸州,在商鞅的主持下,开始全面推行商鞅变法。
不觉已是两月之后。
邺京,王宫正殿。
“大王,北面霍将军来报,刘备已将已故幽州牧刘虞的女儿收为义女,以和亲名义嫁给了鲜卑头领,跟鲜卑人拉上了关系。”阶下,张仪念着最新的情报。
陶商眉头微微一凝,嘴角掠起了一丝讽刺的冷笑,“这个大耳贼,还真有他祖宗的风范,又玩起了和亲这一招。”
话音方落,苏秦站出来道:“刘备和亲鲜卑,分明是畏于我大委国力,自知不敌,想要引鲜卑人入塞,以为援手。鲜卑近年来日益强大,听闻有控弦骑兵十万,若令其真与刘备联手,实为我国大患,秦以为,我们当趁着他们联盟尚未稳固之际,即刻出兵北上,灭了大耳贼。”
苏秦一主战,阶下群臣们立刻沸腾起来,尤其是那些武将们,个个都热血激昂,叫嚷着要讨伐刘备。
陶商却未那么激动,目光看向了商鞅。
商鞅当即站了出来,拱手道:“大耳贼勾结鲜卑胡虏,确为大患,然眼下变法才刚刚推行开来,尚未见成效,正是最关键的时刻,鞅以为,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以变法大局为重,切不可大举兴兵。”
陶商微微一动,显然商鞅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萧何也出班说道:“变法实施,必然会引起国内世族们的不满,而我们若要灭刘备,非起倾国之兵不可,介时其余几国若再来犯,全国的兵马几乎就都要赶赴边境,介时国内兵力空虚,倘若世族们群起作乱,我们岂非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实为大大的不利呀。”
两员文臣的分析,点明了当前的局势,也使众大将们冷静了下来,不再激愤的叫战。
“就让大耳贼再活蹦乱跳几天吧,光是他勾结胡虏这条罪,本王就决计饶不了他!”
陶商决心已下,决定暂时搁置伐燕的计划,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变法上来,便向商鞅询问变法的情报。
商鞅便称,在大魏强大军力,和陶商无上威望的保障下们,各地的世族们虽然心中不满,却也只能敢怒不敢言,无人敢反叛作乱,到目前为止,变法推行的还算顺利。
说完了好的一方面,话锋一转,商鞅又道:“只是不少世族已看清楚变法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便举全族之人,带着私兵和家财,逃离家乡,开始向周边几国逃亡,鞅以为,世族的逃亡,给我大魏带来的损失不小,不可不防。”
世族之中,存在着不少身负才华之辈,这些人若是逃往曹操孙策,或是刘备那里,为他们所用,必会增强他们的实力。
再者,世族们皆是巨富之家,他们一逃亡,便将几代积蓄的财富,也统统都卷走,这对大魏经济上也会造成损失。
最后,世族豪强们,皆养了不少私兵门客,少者上百,多者上千,加起来的人口数量,实不在少数。
这些人,原本是陶商打算通过变法,将他们从世族的掌控中剥离出来,变成国家的编户,以充实大委的国力,若是让世族们带着去投奔敌国,自然是不可小视的损失。
“这些世族们主要逃往了哪一国?”陶商皱着眉头问道,显然这已引起了他的重视。
商鞅便接着道:“并州的世族前番已被大王灭的差不多,眼下可以忽略不计。冀州方面,因接连燕国的地带,多为平原地带,不利于藏匿,出逃燕国被边境巡骑抓获的机率极大,所以冀州逃往燕国的世族甚少。”
“至于秦国方面。”商鞅走到侧壁所悬地图前,手指向西面关中一点,“虽距中原很近,却有函谷关之险,中间又有秦岭郡山阻隔,极不利于通行,所以逃往秦国的世族也很少。”
接着,商鞅又指向了东南方向,“因有淮水阻隔,淮水之上,又有乐毅安排了徐扬水师,严加巡逻,故世族们想要越过淮水,前去江东投奔吴国,困难也很大。”
“这样看来,世族们可逃的地方,就剩下楚国了?”陶商微微点头,已看出了名堂。
“正是。”商鞅往南阳方向一指,“我大魏与楚国接壤部分,既无大山阻融,也无大水拦路,有多条道路可通往楚国,且其中丘陵密布,极利于隐藏行踪,所以,大部分出逃的世族,都选择经由南阳,逃往楚国投奔刘表。”
刘表么……
陶商英武的脸上,渐渐燃起了丝丝冷绝的杀机,冷笑道:“看来,是时候灭了刘表,端了世族们最后的安乐窝,让他们乖乖的待宰了。”
魏王,打算灭楚!
此言一出,大殿中刚刚沉寂下来的热血,再度沸腾起来,诸将们立时都兴奋如火,再次纷纷叫战。
武将们可以通过打仗立功,他们自然是有仗打就好,管你打谁。
文臣谋士们却不同,他们要考虑大局,考虑的更深远一些,自然没有武将们那么激动。
“适才大王决心以变法大局为重,不对燕国用兵,眼下却又要对楚国用兵,似乎有些……”萧何话未言尽,意思却已明了。
陶商却傲然道:“刘备实力远胜于刘表,灭刘备自然需要起倾国之兵,难道灭个刘表,也要动用倾国之兵吗?”
萧何被问住了,一时无言。
这时,沉默已久的张良,终于站了出来,拱手微微笑道:“大王言之有理,刘表虽然兵多粮足,可惜其军战斗力皆不强,良估摸着,我们只需要出动五万步骑就足矣,而且,我们可以把战略目标,定为夺取襄阳便可,无需深入长江游域,非要灭了楚国全境。”
张良一席话,更坚定了陶商的信心,且让他思路又为之开阔。
只要他能攻下襄阳,就能把南面的边境,推进至汉水一线,到时候有汉水天险阻隔,就等于彻底断了世族们逃往南方的路线,虽未灭楚,却实现了阻止世族逃亡的战略目标。
“欲破襄阳,我军就必须要速战速决,眼下刘表的大军虽尽在襄阳,但其在前番五国伐我大魏之战失利后,已命大将文聘,于新野、育阳二城加固城防,显然是防备着我军进攻,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刘表便可派大军进驻此二城,介时,我军岂非又陷入一场持久战中,这显然对我们推行变法有所不利。”
商鞅虽也赞成对刘表用兵,却又提出了自己的提忧。
“商卿担忧也不无道理,子房,你可有何速破楚国的良策?”陶商期许的目光,看向了张良。
张良沉吟片刻,脸上扬起一抹自信的诡笑,“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给刘表演一出声东击西之计,叫他来不及派兵进驻新野育阳二城吧。”
声东击西之计?
陶商思绪飞转,眼眸转了几转,蓦然间恍然明悟。
一声冷笑,陶商欣然喝道:“传令下去,命英布率军向蒲坂津集结,再命周亚夫率弘农之军,逼近潼关,本王将率五万步骑主力,克日进驻南阳,三面齐攻,一举击灭秦国!”
灭秦!
众臣神色一变,无不为陶商这道王令震撼惊愕。
方才他的大王还力主要攻楚,怎么转眼之间,却又要灭魏,这也变的太过突然了,一众武将们无不震惊茫然。
樊哙更是摸着脑瓜子嚷嚷道:“大王啊,不是我老樊抱怨,你一会要灭楚,一会又要攻秦,你到底是叫咱们要灭谁啊,我都糊涂了。”
陶商哈哈一笑,挥手道:“你们只管依令而行便是,到时自然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