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礼贤下士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礼贤下士(1 / 2)

书名:三国之无限召唤 作者:藤洛 字数:3293

嫁给陛下!?
关银屏此言一出,关晓彤骤然变色,急瞪向自己的妹妹,质问道:“妹妹,你胡说什么,我们怎么能嫁给陛下呢!”
“我们怎么就不能嫁给陛下了?”关银屏却又反问道。
“我们——”关晓彤一时语滞,顿了一下才牵强说道:“虽说父亲是死有余辜,但他到底是死在了陛下手里,我们怎么能嫁给杀父之人。”
关银屏却叹道:“姐姐你以前可是天不怕地不怕,怎么现在却又在乎起这些来了,杀父之人又如何,你也说了,父亲是死有余辜。”
关晓彤语塞,一时无言,不知该怎么反驳自己的妹妹。
她陷入了沉默之中。
关银屏明眸中却又浮现出了崇敬之色,说道:“陛下英明神武,乃是古往今来第一圣君,这姐姐你也看来到了,而且看陛下方才那些话,他似乎对你我也有中意,既是这样,嫁与了陛下这样的奇男子,也不枉我们此生了。”
“你说的也……也有几分道理,可是……”关晓彤被她说的动摇,却仍存几分犹豫。
关银屏继续道:“如今汉国覆灭,父亲已死,我们那两位兄长已不知所踪,至于关胜那个叔父,虽说跟我们有血脉之亲,毕竟还存有隔阂,不可能对我们照应太多,你我姐妹在魏国中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孤立无援,不嫁与陛下,你我的将来还有什么可依靠的,我们毕竟还是女人啊。”
一句“毕竟还是女人”,瞬间打在了关晓彤的心坎上,说到她身形一震,眸中的顾忌犹豫之色烟销玉碎,取而代之的,则是几分担忧。
她终于省悟,竟识到自己纵然是巾帼女将,可以上阵杀敌,但终究还是女儿身,在这个男人的世界,没有一位可靠的夫君依靠,是绝对不行的。
而放眼天下,甚至是放眼古代,只怕再也没有第二个男人,比陶商更加可靠了。
“唉——”关晓彤长叹了一声,摇头苦笑道:“你说的没错,这些年我们光顾着在战场上打打杀杀,浑然忘记了自己是个女儿家,女人啊,终究还是要嫁人的,至于陛下嘛……”
关晓彤抿嘴浅笑,眸中泛起丝丝缕缕的脉脉秋水,显示着她的内心之中,也将陶商视为了最称心如意的郎君。
看到姐姐回心转意,关银屏暗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关晓彤却又秀眉一皱,叹道:“早知如此,适才陛下说那些话的时候,我们就不该反应激烈,直接答应了便是,现在倒好,难道要我们去求着陛下娶我们吗,这个脸我可丢不起。”
“这倒是无妨。”关银屏淡淡一笑,“适才我们既然已看出,陛下对我们有意,那我们就还有机会,大不了以后就多多顺着点陛下,多给他些暗示意,我相信以陛下的聪慧,定能看出我们的心意,到时候只要他再开口,我们不要多做扭捏顾虑,直接答应了便是。”
“说的也是,那我们只好再等等了,你也知道姐姐的性格了,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等了,烦死了。”关晓彤嘟着嘴抱怨道。
关银屏便取笑道:“姐姐就这么急着想要嫁与陛下么,莫非姐姐心里边其实早就对陛下种下情根,巴不得能嫁与陛下,方才在妹妹我面前,只是因为口是心非而已。”
“你个臭丫头,竟然敢取笑起你姐姐我来了,你是找打。”
“哎呀,阿姐被我戳穿了心思,想要杀人灭口啦。”
“还说,别跑,给我站住!”
夜色笼罩的大营中,回荡着两姐妹的嬉闹声。
未有多时,关城大堂中,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便开始,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紧接着,整个关城内外也是炊烟四起,浓郁的肉香笼罩了整座居庸关,血战余生的大魏将士,也有说有笑,开始享受天子赏赐给他们的酒肉。
居庸雄关,今晚已变成了大魏将士们狂欢的海洋。
大军休整三日,后续的十几万大军,陆陆续续的也都赶来关城会合,将士们养精蓄锐已足,陶商一声下令,大军再度开拔。
二十万大军出关北上,沿着西北方向的大道,继续浩浩荡荡的前进,追击败溃而逃的刘备,还有他不足三万的残兵败将。
陶商要赶尽杀绝!
……
上谷郡以西,刘备则还在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一路向西北逃窜,连停下来喘口气都不敢,一口气逃出了数百里之地才罢休。
是日黄昏,刘备终于是逃至了上谷郡与代郡交界的潘县,守将石敬塘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入城,奉上酒肉给刘备一众压惊,刘备慌溃的精神,这才稍稍安稳几分。
县城,大堂。
高坐于上的刘备,接连灌了几杯酒,方才平复下紧张情绪,但接着,一股悲凉之意,便袭遍了全身。
“没想到,朕堂堂大汉天子,竟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唉——”唉声叹息之下,刘备又是仰头将一杯苦酒灌下。
大堂中,众将也是叹息连连,失败悲观的情绪,像瘟疫一般,感梁着众人。
一片萎靡的气氛中,诸葛亮却强打起了精神,宽慰道:“陛下也莫太悲观,正怕谓天无绝人之路,竟然我们能成功的从居庸关撤出来,就说明陛下仍有上天护佑,天不绝我大汉也,我们还有机会。”
司马懿眼珠子微微一畔,也跟着劝慰道:“是啊陛下,我军虽败,尚有三万多雄兵在手,况且鲜卑人的骑兵离我们已不远,只要我们能及时联手鲜卑,反败为胜不是没有可能。”
一听到“鲜卑”二字,刘备身形陡然间一振,就仿佛垂死之人,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又恢复了几分希望。
“敬塘,鲜卑人到哪里了?”刘备期许的目光看向了石敬塘。
石敬塘忙拱手道:“启禀陛下,耶律大单于昨日刚刚率八万铁骑赶到了城西十五里,正在安营休整,原打算明日继续东进赶往居庸关,却没想到陛下……”
后面让刘备难堪的话,石敬塘没敢再说下去,意思却已明了。
听得耶律阿保机大军就在附近,刘备便松了一口气,唏嘘道:“幸亏耶律阿保机及时赶到,我大汉就还有一线希望,尔等谁愿为朕走一趟,速去请阿保机提兵来潘县会盟,共抗陶贼。”
刘备话音方落,司马懿便站起来,拱手道:“陛下,臣前番数次与鲜卑使臣打过交道,对他们也算颇为熟悉,臣愿走一趟。”
“那就辛苦仲达了,事不宜迟,仲达速去速回吧。”刘备欣慰的向着他摆了摆手。
“陛下且在此安心等候,臣告辞。”司马懿深深一躯身,起身告退而去。
当司马懿穿过大堂,经过石敬塘跟前之时,目光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的向着石敬塘瞟了一眼,使了一个眼色。
石敬塘也微微点头,眨了眨眼睛,以眼神会意。
二人心领神会,司马懿脚步不停,不动声色的匆匆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