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继承了一座荒岛 > 第22章、椰子蟹配泡面

第22章、椰子蟹配泡面(1 / 2)

书名:我继承了一座荒岛 作者:猪肉铺李屠夫 字数:2151

帆船,以风为动力,是人类最古老的航海工具。
一提到它,什么康达效应、伯努利原理……还有正顶风、近风航向、迎风角……一大堆让人脑袋疼的专业名词就蹦出来了。
但现代帆船,尤其是轻型单桅帆船,驾驶起来并不难,也不需要理解所有原理和专业名词。
实际上手,达到升帆航行的基本要求会很快。难的是应对复杂海况,以及航行速度的提升。
别看梁景拙只跟个土教练学了三个小时,但已经初步具备沿岸航行的能力。
他此时站在还没升帆的边架艇里,朝船上的芒达挥了挥手,示意可以挪开渔船了。
随着渔船缓缓离远,梁景拙升起三角风帆,看了眼风向标,缓缓坐下。
然后一手握舵,控制船体朝向,航行方向;另一手拉住控帆绳,通过松放绳,调整风帆角度,获取最大风力。
不像汽车方向盘、刹车,有电子助,轻型帆船的操舵和拉帆都是力气活。
不过渔民自用的边架艇不追求速度,主桅杆更低,帆面更小,操控相对没有那么费力和激烈。
这时风速不高,只有2-3级,帆面微鼓,边架艇顺风但船速很慢。
顺风,当然不是巧合。
勒玛希所处海域,常年吹着西北风;于是芒达驾船绕了半圈,停在了岛的西北方,如此帆船登岛便是顺风。
所以梁景拙调整好船体朝向和风帆角度,还有闲情逸致,打量这艘边架艇。
主船体呈细长纺锤型,前后两个尖头都是密闭舱室,增加浮力,只有中间一段能坐人,里面舱壁固定着船桨。
风平浪静,对人类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帆船航速可不是好事。
一个小时后,
梁景拙看着前方的岛屿,感觉距离没有任何变化。照现在这个时速,近20公里,恐怕要傍晚才能登岛。
果然,直到下午6点,梁景拙才通过主副岛之间的海峡,从主岛西侧沙滩登陆。
其实后面风速加强了,但一进海峡,风就被挡住了,他只能放下帆布,用桨划了两个多小时的船,这才靠岸。
时隔10日,他再次踏上勒玛希。
芒达的边架艇,船底装有轮胎,拖上岸,并没费多大力气。
将它绑在沙滩边的棕榈树上,没把船舱里甘比采购补给全部拿出,只拿了个户外燃气灶,便于梁景拙烧水煮面。
没错,他在雷瓦岛的超市买了食物和一些可供暂时使用的厨具,以在那一吨设备物资到来之前,不至于忍饥挨饿。
然后又将行李箱提了出来,绑在一起,扛上肩便往岛中心的火山洞府前行。
沙滩离火山岛直线距离大概四五公里,实际行程七八公里。这次已经有轨迹,不会迷路。绝不可能像第一次从洞府离开到达沙滩时那样,走足足三四个小时。
梁景拙顺着之前走出的轨迹向岛中走去,途中捡了根木枝一路上敲敲打打,不为打草惊蛇,如此偏僻孤岛别说蛇,连只老鼠都看不见。
他主要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再抓到只椰子蟹。
找了一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就在他要放弃时,终于在火山北坡,发现了动静。
树下草地,一大片椰子蟹,正窸窸窣窣的四处觅食。
梁景拙大喜,他在大溪地上网查过资料。
椰子蟹虽是寄居蟹的一种,但成体基本无寄居物。它们白天基本待在洞里,晚上才出来觅食,寿命很长,因此生长缓慢,数年才能长至成体。
这一大片两三斤的成体椰子蟹,表明它们在勒玛希岛上,没有天敌,食物充足。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
只要梁景拙不进行毁灭性捕杀,纵然每天都吃二三十只也无妨,这就是长期居住的稳定蛋白质来源。
他也不客气,挥棒直接敲死两只,不担心下顿,自然不用麻烦抓活的储存口粮。
用藤蔓串起拎上,梁景拙再次出发。
一个小时后,梁景拙终于从火山北坡登上了圆环形山顶,天已入夜。
他需要在黑暗中,扛着行李,从上百阶垂直于山壁的木梯爬下,进到离火山顶五六十米的崖洞。
上次没带行李的他放弃了,但梁景拙已经有了运用灵气增强自己力气的经验,而且多了把电筒照明。
这次他毫不犹豫,将椰子蟹绑在行李箱上后,便直接爬下了下去。
五十米的垂直距离,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不到半小时,梁景拙已经下到位于半空的崖洞。
“终于回来了!”
梁景拙回想起自己这次继承之旅,不由得感叹一声。
有些迫不及待,想立刻进入灵气充裕的八卦石室,炼气修行。
不过这一天,他只吃了早餐,肚子早就饿了。再说心神浮躁,也不适宜入定修行,他决定先填饱肚子。
先从行李箱中,翻出一桶5l纯净水和泡面。水是在甘比群岛上买的,泡面则是在大溪地的华人超市买的。
接着拧开水瓶,一点点的将椰子蟹和买炉附赠铁锅,刷洗干净。椰子蟹腿身拆解开,丢进干净铁锅,铁锅装得满满当当。
他准备就在这个崖洞露台上开火,空气流通,厨余饭后的味道才能快速散去。
眼睛扫了一圈,露台上可没有厨台,空荡荡的。直接把炉子摆放在地上,放上铁锅,只倒半指深的水,开火。
梁景拙就等它这么着半蒸半煮,拉起行李往洞内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