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四百六十五章 怕 死

第四百六十五章 怕 死(1 / 3)

书名:三国之暴君颜良 作者:陷阵都尉 字数:10882

更重要之事?

颜良顿起了兴趣,示意庞统继续说下去。

“当年孙策平定江东时,对江东豪杰杀戮甚多,以致人人暗怨,后孙权继位,变弦更张,对江东世家豪强改以招抚任用,江东豪强们这才渐渐归附。而今孙权连败势危,江东大族必也人人心危,心存骑墙者想来不在少数,这岂非正是主公用计之时。”

庞统捋着短须,洋洋洒洒的将自己的计策道来。

颜良顿时便明白了,庞统这是在建议他打心理战,从内部先瓦解掉秣陵城坚守的意志。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此正上兵之道也。

颜良微微点头,深以为然。

其余如吕蒙等诸将,也皆领悟到了庞统计策之妙,纷纷也暂压强攻之念,支持庞统的动议。

军议已定,未久,颜良便传令下去,对秣陵城展开了强大的攻势。

首先,颜良命庞统亲笔写了一道《讨孙檄文》,在檄文中,庞统历数了孙策入侵江东时的杀戮罪行,以勾起江东豪杰们沉埋的仇恨。

痛斥完孙策,庞统又将孙权的昏庸无能,忌贤妒能,杀戮忠良诸事,大书特书一番,并总结罗列了孙权十条罪状。

最后,庞统在檄文中,号召江东军民弃暗投明,抛弃孙权这个庸主,投入颜良这个当世雄主的怀抱。并且庞统还警告将江军民,倘若继续助纣为虐,城破之后,颜良将对他们施以毫不留情的惩罚。

当然,庞统的这道《讨孙檄文》,自然是以颜良的名义落款。

檄文成,颜良遂下令把丹阳郡附近的书生文人尽数征辟,命他们连夜抄写,数日之间就抄写了十余万份。

颜良遂将这十余万份檄文,一部分派细作深入三吴腹地,广散于诸郡,一并分则以强弓硬弩,尽数射入秣陵城中。

于是,数以万计的檄文射入城中,很快就对这座江东都城中的军民,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影响。

这些年来,孙权屡次兴兵与颜良大战,却无一例外的大败而归,三吴的儿郎们为他战死者不计其数,那些江东父老们,自对此心怀有悲愤。

况且前次柴桑会战,孙权不顾粮草不济的劣势,屡屡向江东百姓和世族豪强们强征粮草,更是激起怨声载道。

诸般种种,江东士民其实对于孙权早已颇为失望。

现如今,孙权兵败致秣陵被围,一城的军民尽陷于危境,对孙权的无能更是愈加的埋怨。

于是,在几万份《讨孙檄文》的“煽动”之下,秣陵军民对孙权的怨恨,便是与日俱增。

在打心理战的同时,颜良也没闲着,正抓紧时间为最后的攻城做准备。

因是不到半月的时间里,颜良连战连捷,一口气从皖口打到了秣陵城下,后勤补给线一下子拉长到了五六百里之长,尽管有长江水运的便利,便如此长的补给线,毕竟也给荆州方面的供粮增加了难度。

颜良便一面开展心理战,一面催促荆州后方运粮往前线,只等粮草屯集充足之时,便向秣陵城发动总攻。

当颜良意气风发,有条不紊的准备着攻城战时,城中的孙权,却正过着苦逼不堪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