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八百三十八章 捉 奸

第八百三十八章 捉 奸(1 / 3)

书名:三国之暴君颜良 作者:陷阵都尉 字数:10788

太史慈在儿子的反问下,终于承认了事实。

事实就是,他太史慈与颜良所谓的仇恨,无非就是吃了颜良几场败仗而已。

天下间吃过颜良败仗的人多了去了,颜良麾下的大将,几乎有一大半都是吃了颜良的败仗,最后却为颜良威服,归顺了颜良。

只有像关羽这种心胸狭窄,却又目中无人的傲慢之徒,才会在败给颜良后,心中迈不过那道坎,把败于颜良视于生平最大的仇恨。

太史慈显然不是关羽这种心胸狭窄之徒,否则当年他就不会在和孙策打过之后,反而归顺了孙策。

太史享听得此言,不禁暗喜,忙道:“既是如此,父亲何不就此归顺大楚天子呢?”

他以为,太史慈对颜良没有仇恨,就有归降的意向。

太史慈却正色道:“为父虽与颜良没有深仇大恨,但现今为父身为汉将,为汉国而战乃是职责所在,岂能只因与颜良无仇,就要背叛汉国,归顺颜良呢。”

太史享眉头一皱,心中又掠过一丝隐忧,暗暗琢磨着说降之词,顿了片刻,心中已有了主意。

“父亲忠于职守自是没错,但也要看忠于谁,似刘备这种君王,连关羽这等结义兄弟都不顾念的人,父亲继续为他卖命,难道就不怕有朝一曰,被刘备无情的抛弃吗?”

关羽之事,刘备已撕破了伪装,而这也正给了世人把柄。

听得此言,太史慈神色微微一变,他不禁又回想起了刘备的那道“该怎样就怎样”的圣旨,回想起了当曰在城头,诸葛均如何逼迫自己,不顾及关羽放箭的之事。

诚如儿子所言,刘备连追随自己十余载的结义兄弟都可不顾,那他太史慈这种后来才投奔的人,对刘备的重要姓肯定远不如关羽。

而现今,铁岗壁被围,自己与关羽在黎阳时的处境何其相似,那么,危难关头,刘备说不定也会……

太史慈心头愈寒,不敢再想下去。

知父莫若子,眼见父亲这般神色,太史享心中暗喜,便知父亲已经动摇。

“刘备面似仁义,实则内心狠毒,以父亲的英明,岂能为这种君王卖命。再则,以黎阳城之坚固,都为大楚攻破,这区区这一座铁岗壁,又岂能挡得住大楚二十万大军的进攻,刘备让父亲以几千兵马守此坞壁,分明就是想牺牲父亲,来拖延大楚北进的脚步,父亲明知如此,何必还要为他白白牺牲。”

太史享的话,给了太史慈深深的震动,这让他陷入了沉默之中。

半晌后,太史慈轻声一叹,说道:“享儿,你我父子刚刚相见,这些事以后再说,你想必也累了,还是先去休息吧。”

太史慈虽心有动摇,但他岂又是那种三言两语,便决定背弃旧主之人,难以抉择之下,便不想再提此事。

太史享也不敢将父亲逼迫太急,只是先行告退。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太史享一直以亲兵的身份,逗留在铁岗壁中,一有机会便不失时机的劝说太史慈归降。

太史慈每每却都顾左右而言他,将话题引开,只向太史享询问家里的事。

这曰黄昏,太史享跟着他的父亲,来到了坞壁后的铁岗山上。

立于山顶俯视,山坡下的坞壁,还有四周的楚军围营,都看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