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农家小地主 > 第351章 人脉

第351章 人脉(1 / 2)

书名:农家小地主 作者:郁雨竹 字数:3404

李石一开始心中还有些疑虑,等收到苏定的信,就好笑起来了,“看来这知府大人要比我们所想的要聪明得多。”
李江和苏文不解。
李石就把信给他们看,“府城中谁不知道知府大人喜欢看书谈书?投其所好的人也不少,可你们才见一面就能说到一块儿去……”李石摇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你们的原因,现如今看来,这位知府大人的消息也很灵通,这是有意和你们交往来了。”
李江和苏文看过信,眼里都闪过惊喜。
苏文笑嘻嘻的道:“各取所需罢了。”
李江则板着脸道:“虽然这样说,但若能真正相交,自然比利益相交要好得多。”
“那你们就当全然不知道这件事吧。”
李江和苏文应下。
苏定来信,李江和苏文被皇上过问,很是夸了一顿。
如果是别的毫无根基的官员被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样夸,是福是祸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但现在苏定是吏部尚书,赖五还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谁也不敢拿李江和苏文开刀,反而,他们的仕途会更加的顺利。
自然,得到了就要付出,以后,大家都会将李江和苏定划为苏定和赖五的人。
他们当中有一个出事,他们就会受到牵连。
而且,以后他们肯定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的人一些方便。
因为有了内部消息,李江和苏文就没有那么心急了。
进入二月这才启程进京,到达京城刚好是春闱放榜。
到城门口接他们的有王家和安国公府的人,只不过互相之间也不认识,直到奔到马车前这才知道。
王家的下人稍后退了一步,安国公府的下人就上前一步高声禀道:“小的给二爷三爷请安,国公爷让小的来接两位爷,夫人已经收拾好了院子,就等着您二位回去了,国公爷现如今在西山军营里练兵,得五天后才能休沐回来,不过国公爷留下了帖子,二爷三爷若是要去拜访,直接拿了名帖,带着管家去就是了。”
李江好笑,“你这嘴倒利索,孙大总管上哪儿找来的?”李江见他没脸没皮的憨笑,也不再逗他,看向王家的下人,温声问道:“现在春闱可放榜了?不知道你家少爷考得如何。”
苏文也掀开车帘子,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王家的下人就松了一口气,笑道:“已经放榜了,大爷考中了二甲十八名,二爷却是中了三甲,我们老爷让二爷三年后再来。”
“那也很不错了,你们二爷才多大?”苏文高兴道:“回头我就去给岳父请安,你们先回去,就说我稍后就来。”
王家的下人就知道苏文是要住到安国公府的,忙躬身退下了。
一行人的马车直接去了安国公府。
孙总管已经带了下人在大门口候着了,见到马车过来,忙上前请安,恭敬的道:“二爷,三爷,夫人在内院等着呢。”
苏文点头,“辛苦孙总管了。”
“这是小的份内之事。”
李江和苏文一笑,并不置可否。
他们并不是赖家人,甚至连血缘关系都没有,怎么能是他份内之事呢?
现在他当他们做主子,也不过是因为赖五的情分,可以后赖五不在了,三家的来往也就少了。
所以,不管赖五对他们多亲近,他们都很明白自己的身份。
俩人先去给许氏请安,指着外头的两辆马车道:“那是我大哥嫂子给准备的土特产,你叫人给卸下来吧。”
孙总管让管事去负责,自己亲自领了两人过去。
许氏给李江和苏文安排的是前院的院子,李江和苏文除了每天的请安也轻易不到后面去。
许氏感叹,“所以我才说这门亲好啊,对比荣家,我们实在是太幸运了。”
“这是太太的福气呢。”
“所以我们要惜福,你回头敲打一下府里伺候的人,若是有人冲撞怠慢了两位爷,直接打板子发卖出去,我这是轻的,若是国公爷回来处置就没这么简单了。”许氏顿了顿,又道:“你让奶娘们带着旭儿三兄弟去前院,让他们叔侄也亲近亲近。”
许氏对李江和苏文看重,一个重要原因是赖五的态度,还有一个则是因为木兰了。
许氏和木兰的通信一直没断过。
俩人年龄相仿,脾气也都差不多,因此倒成了好朋友。
苏文和李江拜访了许氏,只简单梳洗一下,就带了东西过去王家。
王家是大族,在这边也有房子,但也因为族人太多,住房很紧张。
但王先生是带着儿子来赶考的,王家对科举读书尤为重视,凡是来京城求学的都可以住在王家安排的房子里,而若是来科举的,王家还会提供他们的吃食嚼用,可以说是尽可能的让王家的子弟全身心的投入到考试当中。
而王家在朝中为官的子弟就有二十多人,其中还不算在国子监中任博士教书的。
这样的才是世家大族。
李江和苏文对视一眼,雄心激起,都有些豪情万丈的感觉。
若是他们的家族也能如此……
王先生父子三人住在王家一个偏院里,李江和苏文都以学生身份见礼。
王先生欣慰的看着俩人,然后又有些责怪道:“你们怎么到这时才来?既要跑官就该积极些,人家早半个月前就进京了,有的甚至二月份就到了京城排队,你们……”王先生摇头,“还是太过年轻了。”
苏文摸摸鼻子,虽然书房里没外人,但也没敢告诉岳父他有后台,只是和李江垂手听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