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农家小地主 > 第501章 备战

第501章 备战(1 / 2)

书名:农家小地主 作者:郁雨竹 字数:3388

皇帝沉默的看着下面的众臣,道:“各地皆有放还的奴隶,而因之前的战事及天灾,各地户籍皆有些不符,朕打算着户部重新计算人口,造册在案,这几年开荒渐多,田地也有所出入,因此全国重新勘测土地。”
群臣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下令,大家都嗡嗡的讨论起来,有人站出来道:“陛下,我朝疆域辽阔,若是全国都重新勘测,只怕劳民伤财,望陛下三思。”
“不错,陛下若是想知道新增户数及田亩,只需让人通报全国,让人去报册即可。”
皇帝沉沉的看着站出来的两个臣子,冷哼一声,“然后让某些人将人口田亩放到贫民户下?”
有人脸色一变,抬眼朝众臣看去,国子监祭酒王渊肃着脸上前道:“陛下可是听了苏氏的谬论?陛下,苏氏不过一乡野妇人,却枉议朝政,望圣上予以严惩。”
苏定也抬起头来,出列道:“王大人慎言,苏夫人乃是圣上亲封的二品诰命夫人,比大人身上的官阶都大,何况,她所说的也不是什么谬论,何来严惩之说。”
“苏氏是你妹妹,苏大人自然为她说话。”
皇上哼了一声,道:“这件事你们吵了将近半月,还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群臣脸色通红。
“朕这里也有苏夫人的一道折子,苏定,你念给他们听。”说着,把折子交给内侍带下去给苏定。
苏定展开,长长的一封,足有上万字。
苏定有片刻的愣怔,他们些奏章虽然有时也会用些惊艳的辞藻,却也很少能写这么长。
皇帝看着群臣的脸色,微微一笑,想起他头次看到这封折子的时候心中可是万分惊诧的,就不知底下的臣子一会儿脸色会是如何的精彩了。
木兰的折子,题目就是《论朱熹理学的局限性》。
随着这封折子来的,还有木兰给皇帝的一封信。
皇帝想了几天,经过重重思虑,直到今天才决定拿出来。
正如木兰所说,朱熹的理学是迎合了皇室的需要的,甚至现在他后续的发展也将一些矛盾掩藏起来,让百姓更加的顺和了。
但也正如木兰所说,他只是将这些矛盾掩藏起来,而并没有解决。
而经过理学教育出来的读书人只有顺君之心,却无治世之能,而且,读书人顺从又有何用?
历朝历代,有哪个朝代是读书人造反推翻的?
没有,所以,读书人顺从没多大用处。
那么,推翻王朝的一直是贵族或是草莽,其中两两对半分。
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除了一些意外的宫变,都是因民暴动而起。
而民暴动就是因为日子过得不好。
朱有德也过过苦日子,自然知道老百姓的想法,他们是不会管谁当皇帝的,他们的大脑中只有种地吃饭穿衣和建房子生孩子,如果生活不幸,他们只有忍耐,忍常人所不能忍,有的人,家人都死绝了,他还是会继续忍,只有实在忍无可忍了,他们才会谋反。
而逼的他们忍无可忍的,就是那些不会治世的官员和坐在上位的皇帝。
那么,朱熹的理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或者说,朱熹的理学还有必要被立为国学吗?
果然,木兰的折子在朝中掀起风暴,皇帝却无良的丢下他们走了,转身却将左右丞相及苏定四国公给叫到了御书房。
皇帝将李江的密折给他们看。
右相惊疑道:“圣上,那刚才那封奏折……”
皇帝点头,“苏夫人大义,愿助我们一臂之力,他们既然想趁虚而入,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左相低头沉思,“陛下,细作未查出,只怕不好动作。”
“我们不动京城这边的兵力,直接从西北调兵往太原及河间府,只要他们一动,我们伏击定能给他们致命一击。”
定国公双眼发亮,上前一步道:“圣上,臣愿请命带兵前往。”
宁国公也忙上前请命,安国公瞪了抢先的定国公一眼,也上前请命。
定国公见了心中自得,以前安国公莽撞,每次都是皇帝话还没说完就上前请命,皇帝也偏心,十次倒有八次应了。
皇帝沉吟半响,还是点了安国公。
定国公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果然,不管是什么时候的安国公都是那么讨厌。
最后,皇帝让他们下去主导一下言论,最好能让两派各持五分,“苏夫人为民族大业牺牲良多,我们不能辜负了她的好意。”
右相很想问一句,那折子是谁写的,不过,看着皇上一脸莫测,他也不好深究。
右相沉默的出去,对苏定道:“令妹果然慈心仁厚,难怪会被特封为二品夫人。”
苏定看着他不语。
右相就微微一叹,“此事结束,朱子理学只怕就此没落了。”皇上虽然找了苏木兰做挡箭牌,但意思很明显,他不想朱家理学坐大。
在右相眼里,苏木兰不过是一个幌子,那封折子多半是圣上找人捉刀代笔的。
而之所以用苏木兰的名字,多半还是因为她在太原的闹的那一场。
而她,为了家族只怕也甘愿如此做。
所以右相才说她慈心仁厚,而不是说她惊采绝艳。
苏定却知道那封信是木兰写的,不仅字迹是木兰的,遣词造句也有她的影子,不过是被人修饰过罢了。
“多想大人夸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