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第三十六章 大人,用汉人吧!

第三十六章 大人,用汉人吧!(1 / 2)

书名:葬元 作者:武猎 字数:3360

众村正一一发言,每人说段话,让李洛对摩尼乡有了更多的了解。
让他惊喜的是,整个摩尼乡竟有一千三百多汉人,还有两三百女真人,一百多契丹人。而且都以青壮为主。毕竟能渡海来异国逃难的,老弱之人肯定不多。
这些人都是不堪蒙元统治从山东,河北渡海而来的中原人。高丽人称他们为西国流民。
高丽官府之所以接收中原流民,还大方的给予安置,当然不是慈善,而是为了增加税收和人口,弥补这些年蒙古侵略造成的人口损失。
李洛心里一算,这些中原人加一起,已经超过一千七百了,还以青壮为主。那么编练两三百祖国精兵应该有指望。
当然,还需要一点应付高丽人的策略。让他们主动放弃应募乡勇,将名额空出来让给祖国同胞。
办法很简单。只要先不透露乡勇的丰厚待遇就行了。
想到这里,李洛直接说道:“这议的第一件事,乃是乡勇。如今海盗肆虐,前日朴家还惨遭灭门。郑府君很是震怒,已决意整顿乡勇。”
李洛搬出郡守,先定下议论的基调:严!
果然,众村正都紧张起来。
李洛肃然道:“府君大人责令本官致力乡勇之事,务必招募满员。对于逃脱服役的,加征免役钱。”
什么?众村正面面相觑,暗叫苦也。
人人视乡勇为苦差苦役,勉强凑出七八十人就搞的怨声四起。村正毕竟也是本地土著,自然不愿村民怨恨自己。
如今,竟要三百乡勇满员,这差事好不难办!
可又不能违抗都寨。要知道,都寨是有任免村正之权的,无非走个行文郡守府的程序而已。
高简硬着头皮问道:“敢问都寨大人,不知郡守府可有新的拨款么?”
李洛摇头冷笑道:“这倒没有。怎么,高村正认为没有拨款,这差事就不办了么?”
高简苦笑道:“小吏不敢。回禀大人,乡勇几无报酬,遇盗还要拼命,阵亡也无抚恤。若强行摊牌,怕是有碍大人官声呐!”
李洛心里高兴,嘴上勃然作色道:“我高丽国族,尽有热血男儿,难道就没有保卫家园的志气么?眼看海盗横行,只因无利就不出头,这是何道理!”
众村正皆是苦笑。
什么志气,什么热血男儿?皇帝还不差饿兵呢!这李都寨毕竟还是太年轻啊!站着说话不腰疼。
突然一个村正说道:“都寨大人,小吏倒是有个主意,能解决满编乡勇的难题,还能不招致国族怨恨。”
李洛心道来了!装出喜色的说道:“哦?你仔细说来。”
“是。”那村正有点得意,“我摩尼乡有不少西国流民,其中青壮男丁就有近千人。小吏认为,不如将乡勇名额全派给中原流民。他们虽非国族,可既然落户,就是高丽人,充乡勇自是该当。”
其他村正顿时眼睛一亮,对呀!这么好的主意怎么之前就没想到?
他们顾忌高丽百姓太过不满,毕竟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多还是沾亲带故。
可是他们绝不在乎中原流民不满。
能安置你们,让你们落户,已经是高丽人天大的恩典,现在让你们当乡勇保卫乡村,还敢有所不满?
就算再不满,你们终究是西国流民,人口也只占少数,还敢反抗不成?
想到这里,其他村正纷纷请都寨大人采纳。
李洛心里好笑,神色却是犹豫不决,说道:“他们自是有责的,可全部让这些中原人充当,他们必有不满,定然怨恨我高丽百姓,岂非招致两方对立,有伤乡民团结?”
众村正纷纷道:“大人,就用这些汉人吧,最好不过了。”
李洛笑道:“既如此,诸位回去后务必办妥。三日后本官要看到三百中原人都来集合听训。”
“遵命!”
众村正也都送了一口气。
李洛继续道:“这第二件事,乃是本官的私事,不过也算公事。都寨所应该有个样子,免遭百姓讥笑。是以本官决定修一所大宅院。”
修宅院?难道要摊派收钱么?众村正顿时紧张起来。
却听李洛笑道:“诸位休要担忧,本官并无摊派之意。修建都寨所的钱,本官一力承担,毕竟也是本官私宅么。”
众人又是松了口气,纷纷夸赞李洛体恤百姓。
李洛话锋一转,“不过…”
众人的心立刻再度提起。
“不过,这购买砖瓦木料,雇佣工匠的事,就交给诸位了,自无让诸位破费的道理,报给本官的价格公道就是了。”
众人又放心了,只要不出钱,就一切好说。这点事,就算是讨好都寨了。
高简忽然问:“不知大人要修在何处?占地几何?”
李洛道:“就建在这小院周围,占地七八亩吧。”
高简讨好的说道:“七八亩虽然很不小,但都寨大人必然还要升迁的,以后未免不合大人身份,不如一步到位的好。有个地方,够大也够好,就怕大人嫌弃晦气。”
李洛明白了,“你是指朴家遗址?倒是个好地方。朴家是被海盗灭门,乃是外祸,本官倒不觉得有晦气。”
朴家遗址占地近二十亩,如果建成一个坞堡,能在里面做很多事。
更重要的是,朴家遗址居高临下,又靠近海边,以后也方便停泊海船。
唯一的坏处,就是容易受到海盗袭击。那里离海只有一里,海盗下船后几分钟就能杀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