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第377、378节 贪污千两者,就是谋反!

第377、378节 贪污千两者,就是谋反!(1 / 4)

书名:葬元 作者:武猎 字数:7037

崔秀宁想了想,最后还是把雍成的试卷拿出来,批复上一行字此人可为县丞。
回想考生们的策论,不止一次提到唐国的弊端兵多民少,余粮不足。
不错,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
崔秀宁不太懂历史,她只是听李洛说起过,后金八旗能做到三丁抽一,几十万的人口,就能出动十万大军。
唐国五十多万人口,水陆兵马如今也有十万。
后金和唐国相比,看似兵民比例相似,可其实大为不同,根本不好类比。
李洛告诉过她,皇太极时代,满洲八旗虽然只有五十万人口,但却有上百万辽东汉人为奴,又因为多次抢劫中原和朝鲜,所以能养得起十万大军。
八旗兵不生产种地,却有汉人包衣奴隶替他们种地。粮食不够吃了,他们还能入关去抢。
可是唐国呢?中原移民加日国俘虏,也才五十五万人,却要养活十万脱产的职业军队,还要养活大量不种地的工匠官吏。种地的劳力少,百姓卖的余粮,刚好够他们消耗。
倘若遇到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么唐国就会发生严重的粮食危机。后金发生粮荒,还能抢劫汉人。唐国总不能到中原去抢吧。
这个危机,李洛和崔秀宁不是不知道,可是没有来得及解决。崔秀宁觉得,是该解决的时候了。
正在这时,石珊瑚进来禀报道“夫人,君上回来了!”
什么?
崔秀宁立刻站起来,就看到李洛笑吟吟的站在门口。
石珊瑚等人赶紧知机的带着侍女出去。
她们一出去,女人就被男人紧紧抱住,不容分说,立刻喘不过气来。
等片刻之后两人的嘴唇解除接触,女人才有机会说话。
“你怎么突然就杀回来了?”崔秀宁有些惊喜的“埋怨”道,将自己的凉茶递给李洛。
李洛一口气干掉凉茶,“我是故意不让通知你的,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然后拍拍自己的大腿,“过来坐。”
崔秀宁对着镜子理理被李洛弄的有些凌乱的秀发,然后坐在李洛的腿上,双手环着李洛的脖子,“回来住几天?不会很快就回去做大元忠臣了吧?”
李洛“啪”的一声在那圆润的地方拍了一巴掌,笑道“我大元官员懒政是出了名的,我怎么也能偷懒十天八天,福建我最大,就是旷工半个月,谁能咬我鸟去。”
“我呸!”崔秀宁嗔道,“粗俗,好好说话。”
李洛突然在自己脸上一拍,恍然道“儿子呢!我要抱我儿子!”
崔秀宁无语,不满的捏住男人的鼻子,“你还知道儿子啊!这进来几分钟了,才问到儿子,敢情不是你亲生的?”
“不是。”李洛把鼻子从漂亮的魔抓中挣扎出来,“我这一回家就见到,娇妻蹙蛾眉,不知心恨谁。所以就突然忘了咱儿子。”
“什么蹙蛾眉,心恨谁,你咋不加上但见泪痕湿呢?”崔秀宁的魔抓再度伸向男人的鼻子,“我忙得像只猴子,有闲心多愁善感?你以为我是深妇啊。”
李洛一愣,“什么深妇?”
崔秀宁嗤嗤笑道“就是深闺怨妇。”
“不好笑。不对,儿子呢?我的话又被你带偏了。”李洛搂紧那纤细而结实的腰肢,“我儿子被你送谁了?我咋没瞅见?”
崔秀宁又捏起李洛的耳垂,“在义父那里,李沅在医院忙得很,我也忙,多数时候是义父在哄他,其他人也不放心。”
李洛眉头一皱,“义父年事已高,经得起小家伙折腾么?我都吃不消。”
崔秀宁道“他们爷孙很投缘,儿子在那反而不闹不哭。我一天喂三次奶就行了。”
李洛站起来,在女人下巴上一挑,把嘴巴凑到她悬珠般的耳垂边,故意呵着气说道“我去给义父那问安,看看儿子。晚上……再好好收拾你。”
我去!女人耳朵被呵的痒痒的,粉拳顿时雨点般落下来,“收拾我,叫你收拾我!”
“行行行,晚上换你收拾我也一样的,反正我坐船有点累,不想动弹。”李洛笑嘻嘻的身子往后一退,保持安全距离。
女人咬着银牙,冷笑“你很得意啊,调戏老婆很有成就感是吧?好,那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会怕你啊!哈哈。”李洛仰天大笑出门去,崔秀宁也跟上来,魔抓暗自伸过去,一边走一边在男人胳膊上拧呀拧,却又不敢用力,倒是像按摩。
两人到了颜铎的太公院,正看见颜铎抱着李征在讲故事。
李征才几个月大,当然听不懂,但不代表他没感觉。所以,他睁着乌溜溜的眼珠,好奇的看着颜铎的嘴巴一张一合,时不时咧着没牙齿的小嘴乐呵,每当乐呵的时候,小男人的小手指就含在嘴里吸吮。
“爹,我回来了。爹身子可好?”李洛一边问好,一边接过李征,闻到儿子身上的奶香味儿,心都快要化了,忍不住“啪叽”亲了一口。
“哇……”似乎是被李洛触到了愁肠,李征顿时哇哇大哭。李洛哄了一下,却哪里能hol的住?儿子丝毫没有收声的架势,反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李洛只能烫手一般递给崔秀宁。
崔秀宁只好抱出去喂奶。
颜铎道“今年身子骨还行,征儿出生后,为父的身子倒像好了不少。能见到征儿走路学语,也不是没可能。”
“那就好。”李洛在颜铎面前坐下,“征儿好哭,让爹操心了。”
颜铎摇头笑道“倒不操心。有孙子陪着,为父反而开心的很。不过,我儿倒是要常回来,不然的话,征儿以后和你就不亲了。”
李洛道“儿理会的。”
父子两人说了会儿话,崔秀宁就抱着吃饱睡着的李征进来,将孩子放在颜铎的榻上。
几人就开始谈论起粮食的事。
崔秀宁道“如今唐国找到了铜矿和铁矿,硝矿和硫磺也找到了,造船的大料,存了很多,盐也不老少。甘蔗和棉花今年就会大丰收。战马每个月都能从辽东换到五百匹。唯独粮食存量太少,耕牛也不够。”
“新移民一无所有,指望他们拿钱买牛买粮是不可能的事。老移民的余粮,只够供应将士和官吏。我算过,如果年内移民六十万,今年必须外购五万头耕牛,一百万石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