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第447、448节 有此利器,我唐如虎添翼!

第447、448节 有此利器,我唐如虎添翼!(1 / 4)

书名:葬元 作者:武猎 字数:6994

听说李洛连夜要走,诸将全部赶来送行,对李洛当真是依依不舍。
不知道李洛起兵反元时,他们又会作何感想。估计第一反应是不信吧。
李洛抽调三千兵马,押解着安南君臣以及陈氏宗室和宫妃等一千余人,在黄江码头乘坐福建水师战船,直入大安海口。
李洛刚离开安南,元廷派往占婆的官员就到了。原本看占婆无人管辖而打算趁火打劫的真腊王国,见元廷来人,立刻缩了回去,生怕成为元廷下一个灭国对象。
至此,在李洛的推动下,元廷雷厉风行的设置了交州和象州两个新行省,开疆拓土千里,纳民七百多万。
南洋诸国无不战战兢兢,第一时间就争先恐后的派使者带着重礼去大都纳贡。
六天后,李洛的船队到了闽海海域,他虽然很是思念崔秀宁母子,却只能“过家门而不入”,径自北上。
李洛站在甲板上看着海东的方向,心中踏实无比,快意满怀。
他在安南几个月,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收到海东的消息,最担心的就是崔秀宁这个产妇,好在每次都是平安无事。不然他也无心留在安南打仗。
现在终于彻底放心了。可惜还是没能赶上崔秀宁生产。
他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了啊。
三个!
就问你服不服。
这一下子就多了一对儿女啊。三个孩子孝敬着他一个,这福气还小么?
不小了。
还有,秀宁怎么能生出龙凤胎?这也太厉害了吧。
不对,是我厉害。
哈哈哈。
李洛真的很想放声大笑。
而和他同一艘船的陈益稷,却想放声大哭。
百年修的同船渡,奈何同船不同命。
自从封了有名无实的交州王,陈益稷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就是之前他当监国时围绕着他的大臣,此时也不见了踪影。
而跟随陈昑投降的越国大臣,更是无人理睬他,而且人人把对他的鄙视挂在脸上。
真的好尴尬啊。
幸好,李洛还偶尔和他说说话。
“大将军,在下可谓是一无所有,到了大都,还请大将军看顾啊。”陈益稷来到甲板上,语带哀怨的说道。
“一无所有?交州王何出此言?”李洛装出不解之意,“你可是大皇帝敕封的交州王啊,本帅也只是个郡公而已。交州王贵为王爵,如何是一无所有呢?”
陈益稷恨不得一脚踢死这个征南大将军。交州王?那算个屁!不过是个吉祥物罢了。我巴巴上杆子主动投降,难道就是为了这个空筒子王爵?那我昭国王做的好好的,何必含羞忍辱的投效?
陈益稷心里愤怒,却不敢反驳。要不然,估计下场更惨。
他只能嗯啊两声,敷衍的对李洛拱拱手,赌气的躲进船舱不出来了。
李洛看着陈益稷的背影,忍不住笑了。
这背影…好像一条狗啊。
……………
海东,洛宁城。
经过数万日国奴隶近两年的艰苦修建,占地方圆六里的洛宁城,终于完工。
唐公府、官衙、街市、仓库、道宫、官邸等所有建筑,都被圈在了洛宁城中。
洛宁城墙高近三丈,长宽各六里,城中可住七八万人,拿到中原,也算是中型城池了。
洛宁城竣工,意味着唐国拥有了第一座城池。
洛宁城不光是唐国的都城,也是洛宁郡的郡守衙门所在。如今,城中已经有两三万人口,而且每天都在增加。
洛宁城虽然不大,设计却很是不凡。比如特有的公厕,四通八达的下水道,专供行人行走的人行道,专供马车行走的马路,还有种植在路边的林荫道,花圃,以及遍布全城的垃圾箱。
甚至,大路上每隔十丈,就有一对灯笼。晚上在城中夜行,也能看见路。
洛宁城最中间是唐公府和各官署,再是官邸区和道宫区,最外面是街市和民居区。民居区共分为二十四坊,各设置坊长管辖。每坊还设置警士所一个,管理治安。
为了防火和治安,各坊绝不相通,而是有坊墙阻隔。
城池竣工之后,崔秀宁将四个近卫旅中的两个调入城中,守卫唐公府和各官署。每月一轮换。
而唐军主力的几个大营,距离洛宁城全部在二十里之内。水师大营所在的洛宁港,距离洛宁城更是只有七八里。
唐国七成兵马,都集中在洛宁城附近。大部分的宪兵,警士,特务也都在这个区域。
可谓固若金汤。
此时的唐公府,崔秀宁正在主持生产后的第一次大朝。
一胎生了一对儿女,比生出双胞胎更让她惊喜。整个唐国上下,也都认为是大大的吉兆。要知道,几百个女子中,才有一人可能生出龙凤胎啊。
这一对粉妆玉琢的儿女出来,不但唐国的军心民心更加稳固,摄政夫人的威望也更加增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