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第793、794节 神灵让我们活下去!

第793、794节 神灵让我们活下去!(1 / 3)

书名:葬元 作者:武猎 字数:4853

李洛大帐驻扎在北城通衢大桥外的一座婆罗门寺庙里。里面的僧人,早就被蒙古骑兵屠戮一空。
“启禀大汗,在南边百余里一个叫陀拉寺的地方,发现了很多金银财宝,光黄金就有上万斤呐!还有几万斤白银,东西全部封好了,就等着献给大汗啊。”
李洛一到,哲札就来表功。
什么?发现黄金万金,白银几万斤?
唐主顿时有点激动。又是一笔横财!
“我的哲札啊。”李洛用蒙语说道,“你的勇敢和忠诚,让朕感到高兴。你虽是蒙古人,可朕对你的信任就像父亲信任自己的儿子。发现黄金的人和你,都记大功一件。”
李洛说完就看着司录郎中罗徽,“发现黄金万斤,记哲札大功一件。”
哲札听了,很高兴的行礼,“大汗的心胸就像大海,功德就像高山,臣能为大汗效力,受大汗信任,真是老君保佑。”
蒙古语中没有“老君”这个词汇,所以他直接用汉语发音,掺杂在蒙语当中,听起来显得有些滑稽。
那么多金银事关重大,李洛随即派出侍卫杨栝,率领一千兵马南下,将藏在那陀拉寺的金银财宝运回来。
李洛不知道的是,他运回的将是真腊第一大寺多年积累的财富。
直到此时,李洛才有闲暇打量著名的吴哥城。
后世那被誉为奇迹的吴哥窟,其实不过是眼前吴哥城的一小部分罢了。
嗯,果然名不虚传。
这么大的石头城池,当年花了多少人力?
倘若没有宗教对人心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小国竟然能修建出这么美轮美奂的城池。
也只有宗教,才让那么多劳工累死也甘之如饴。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罪恶之城。
史书没有记载修建吴哥城花了多少人力,累死多少人。但史学家的推测是,吴哥城修完之后,吴哥王朝就开始衰落,人口损失很大。
城中修建了六百多座寺庙,看上去的确美轮美奂,可那有什么用?靠打造宗教中心维系统治,百姓成为宗教的奴隶,而大小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思进取,文明只会倒退。
这样的宗教之城,与其留在世上让百姓奉献民脂民膏,不如让它早早在战火中荒芜,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让后世之人某天发现其遗址,再冠以奇迹之名吧。这本是它的宿命。
没错。李洛找到了终结吴哥城的理由。
“限真腊王一日内开城投降,不然…真腊王君臣和各大庙主,都将被处死。”李洛下令。
限一日内投降。
实在太霸道了。
李洛这么“不通情理”,当然不是没有理由。此时还是正月,加上已经清朗多日,空气也没那么潮湿,蚊虫也不多,唐军的状态极好。
可要是再拖下去,一旦漫长的雨季来临,那很可能被老天爷逼着再次退兵。
“什么?限一日之内开城投降?”真腊王接到唐军的最后通牒,脸色气的铁青。
“神王啊,绝对不能答应!”
“以神灵的保卫包围王城,死战到底!”
庙主和贵族们群情激奋。
唐军的通牒,彻底激怒了他们。
“将城中所有的青壮和能作战的僧侣,全部召集起来,死守王城!”真腊王狠狠说道,“我就不信,这么坚固的王城,唐军能很快攻打进来!只要拖到雨季,唐军就只能退兵!胜利,属于大真腊,属于吴哥城!”
一声令下,城中所有的青壮包括僧侣,全部被组织起来,可是因为军器奇缺,很多人只能拿着木棍。
真腊王紧急下令,融掉城中的铜像,打造兵器给青壮用。要不是大难临头,他是绝对不愿意融掉铜像的。
李洛用千里目观察城中动静,发现城中在总动员,心知对方是绝无投降的可能了。
“传令!轰击吴哥城,不用等到明日了。”李洛无情的下达了军令。
很快,唐军中的大炮,就发出了怒吼。
“轰轰—”
数百门火炮一起轰击,吴哥城靠近城墙的区域,顿时石屑纷飞,不知道多少华美的宝塔,被打的轰然倒下。
城中血肉横飞,数百人在这一轮炮火下不死既伤。
唐军的战略是先摧毁城中的士气,最后再发动攻城。
为何不轰开城门杀进去?因为吴哥城的城墙都是巨石堆砌而成,厚度达到不可思议的十丈!就像是个大坝!(元朝-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别说这个时代的火炮,就是后世的加农炮,也很难把城墙轰塌。
面对吴哥城这座巨石堡垒,火炮只能杀伤有生力量。要攻下城池,还是要靠云梯,靠人攀爬城墙作战,伤亡不可避免。
唐军不惜弹药,持续不断的轰击,火炮虽然拿十丈厚的石墙没办法,对高高的石塔却很有杀伤力。石塔一旦被击中,就会坍塌坠落,打死打伤下面的人。
“轰隆隆—”
“哗啦啦—”
城中林立的宝塔不断倒塌,哭嚎惨叫声响彻全城,犹如末日降临。很多人都往城中心挤,躲避炮弹。
巨石城墙虽然坚固的吓人,可城中民居却无法抵御炮弹的轰击。很多房屋被轰击后砖石俱下,轰然倒塌,里面的人只能躲在外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