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第845、846节 这是朕,给洛阳的承诺!

第845、846节 这是朕,给洛阳的承诺!(1 / 4)

书名:葬元 作者:武猎 字数:5112

孔治万万没想到,此次来大梁,不但没有得到丝毫好处,还激起唐主滔天之怒。
世爵没了,土地钱粮没了,就是性命也难保。
其实对于如何处置孔府,李洛和崔秀宁早有商量。基本方针几年前就定下了。
儒家必须保留,但必须改良,去芜存菁,归入道家。
孔家不能灭,但必须废除世爵和政治经济特权。
孔庙必须保留,但必须改为至圣文宫。
所以,李洛今天针对孔府所下的诏令,看似是因为事件导致,其实早有预谋。
大殿上的几十名开封士子,谁也没话说。
因为皇帝处置的并无偏颇。陛下虽然崇道,却还是尊儒。不然,也不会将孔庙改为至圣文宫之首。
孔府这个享受祖荫一千多年的超级世家,随着几道诏书,彻底走进历史的尘埃。
从今以后,只有孔家,没有孔府。
煊赫齐鲁地界千年的孔府和十二世家,将不会存在。他们垄断的大量田地,都会被收回,沦为一般富户。
孔庙的祭祀大权,将有朝廷天师府和礼部共同管辖。
侍卫们拿下魂不守舍的孔治等人,交由法堂审判议处。在皇宫之外等候消息的士子,很快也看到了皇帝对孔家的处置。
他们虽然议论纷纷,可并没有再同情孔家和十二世家。
皇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孔家是孔家,儒家是儒家。不能再让太多的世俗利禄,让孔家继续堕落,玷污孔圣。
这不光是对孔家的惩罚,也是皇帝的苦心啊。
事实上,士子们并不关心孔家有没有爵位富贵,他们关心的是皇帝对孔圣的态度。既然皇帝仍然尊崇孔圣,他们也就无话可说。
大唐全国州郡县,都有文庙,还有最顶级的几大至圣文宫,曲阜孔庙也被设为至圣文宫的首宫,还要怎么说?足够了。
至于纳儒为道…儒家本就自认为是道,纳儒为道,道理上似乎也没错啊。
唯一让他们不爽的是,道士竟然担任文宫的祭祀官。
可问题是,都知道大唐如今的道士,也和之前的道士有所不同,而是似道非道、似儒非儒的新道士。
据说这些新道士只崇信天道。而又把天道划分为格物真道、君道、臣道、武道、人道、医道、匠道等。所以,从皇帝到百姓,都是道家信士。
这诸道合一,才是完整的天道。而冥冥中主宰天道的,便是昊天上帝。太上老君,则是昊天上帝在人世间的显化。太上道君代表昊天,并不是昊天本身。
天道,就是至大真理,就是“是”,就是宇宙最高法则。遵循天道,就是遵循真理法则。
大唐的天道主张,所有人各守其道,就是太平昌明之盛世。
而原本道家那套画符捉鬼,修仙通玄的东西,却全部遭到摒弃。
这么说,之前的道士也未必就是赢家。
而儒家也未必是输家。因为天道的诸多义理,本就是采用的儒家学说。比如君道,臣道,人道等,都和儒家高度契合。
不光如此,天子还改良儒教理教,来规范诸道是否被人所遵循。
之前的儒家理教,只规范三纲五常,可如今还要管武士军人是否遵循武道,医师是否遵循医道,匠师是否遵循匠道,商人是否遵循商道…
一切,都在理教的规范约束之下。谁不遵循其道,就会受到理教的道德制裁。天子,等于是给了理教更多的监督大权。
天子庙谟之深远,布局之宏大,思虑之周全,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高山仰止。
诚可谓千古罕见之圣天子,三代已降,莫能先也。
如此大唐,儒家追寻千年的真正的王道乐土,盛世伟业,是否要实现了呢?
…………
第二天,还在开封的李洛终于得到各地的汇报。
徐州、扬州、归德、洛阳等处元军驻扎之地,共缴获黄金十七万余两,白银一百八十余万两。
还解救元军军奴十四万三千余口,大多数都是汉人,还有少数是和汉人无异的女真人,其中近半都是女奴。这么多军中女奴用来干什么,说出来简直令人发指。
李洛下令将金银解往洛阳,军奴全部释放,登记为民,发放田土。
不但发了一笔大财,还又办了一件大大的德政。
接着,李洛下诏以开封城为豫州牧所在地,开封成为豫州首府。同时,恢复郑州为新郑郡。所有带州的郡县,全部恢复旧名。
另外,下令在汜水故道,寻找豫州鼎。
因为李洛经过分析,推测豫州鼎在虎牢关附近的汜水古道,到黄河南岸这十余里的区域。
第三天,留梦炎、孔治、王积翁等人,一起在开封城西的马市执行死刑。围观的开封百姓人山人海。
“午时二刻已到,验明正身!”监斩官大喝。
宪兵上前,仔细的验明正身,回道:“已验明正身,并无顶替!”
八十多个死刑犯以及倒霉的孔治,都被塞住嘴巴,五花大绑的被按在刑场上无法动弹。可是他们的耳朵,还能听到周围的谩骂,眼睛还能看到周围的鄙视和厌恶。
汉奸…死了都没有好名声。
“午时三刻已到,行刑!”监斩官下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