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给大明送终 > 第二十四章 唆使

第二十四章 唆使(1 / 2)

书名:我给大明送终 作者:逐日者夸父 字数:2424

编故事,总要自己先相信。
林旭努力骗自己就是大明某位皇子的私人信使,于是还为大明的海商争取了一下今后开海通商的利益。
但在确定了这一次英荷联合舰队的目的后,林旭不再纠结明朝商船的事,而是把话题引到了西班牙身上。
“总的来说,如果你们继续和西班牙开战,大明宫廷会很高兴。”
“1603年,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的屠杀,令宫廷内的某位紫室贵族很不高兴。对于你们打击西班牙,他如果知道,会表示赞赏。”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认可你们劫持福建商人的货船。”
“西班牙人是屠杀者、传教的阴谋家。但同样,大明的那位紫室贵族,也不会和海盗打交道。这一点,毋庸置疑。”
亚当斯知道葡萄牙人的伎俩,在日本就整天实事求是,说英国和荷兰是海盗。
当然,英国和荷兰认为这是污蔑。
至于和大明的外交,亚当斯更是确信,一定是可恶的澳门的葡萄牙人整天说他们是海盗,这才难以通商。
见林旭这么说,他连连表示:英格兰不是海盗。
林旭哈哈笑道:“那德雷克爵士是什么?海上骑士?”
…………
午餐结束后不久,风向转好。
当天,伊丽莎白号、布鲁号、哈勒姆号、希望号四条船,扬帆,前往琉球。
剩余六艘船,将前往马尼拉航线。
亚当斯和林旭都在伊丽莎白号上,林旭有权决定哪一艘船是“他”的船,以免受到打击。
而他并没有船。
所以他只能决定,哪一艘是颜思齐和李旦的直属船。
一离开日本,林旭便摩拳擦掌,准备教唆。
在到琉球之前,他就开始了为期五天的预热。
每天都在说两件事。
1603年的马尼拉大屠杀。
耶稣会在大明建立的诸多教堂,以及西班牙人常用的先传教再用教徒带路的手段。
他在亚当斯心里,塑造了一个“极端反对西班牙”的人设。
于是在伊丽莎白号靠近琉球后,林旭再度见了亚当斯。
“亚当斯船长,大明宫廷的那位紫室贵族和我,都是乐于见到西班牙人受到打击的。虽然我知道你们现在还有停战协定,但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严重地打击西班牙人的力量。”
亚当斯以为林旭是在教唆他和西班牙开战,摇头道:“林,我们必须遵守条约。虽然这条约是荷兰人的,但在东亚,荷兰人的力量才是领导者,我们必须尊重盟友的条约。”
“哪怕是抢劫葡萄牙人的船只,我们也必须要保证不留活口。”
林旭表示了解,笑道:“我尊重《十二年停战协定》。但打击西班牙人,为什么一定要和西班牙开战呢?”
“在日本,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每一艘从马尼拉来长崎的船上,都可能藏有传教士。”
“如果你们能够得到足够的证据,确定日本船上有传教士。”
“那么,我将会利用他们在日本的关系,确保日本断绝与西班牙、葡萄牙的一切贸易往来。”
“如果切断了日本和西葡的贸易,马尼拉会日渐衰落。”
亚当斯没有立刻被林旭的蛊惑冲昏了头脑,而是警觉地问道:“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林旭郑重地点点头,脸上流露出无限的哀伤,似乎回忆起了悲惨的故事。
许久,才道:“我有亲人,死在了马尼拉。复仇,就是最大的快乐,那不是金钱利益所能衡量的快感。”
他酝酿了一阵情绪,念出了一段莎士比亚的经典独白。
“一个贞洁的女子,虽然欲念罩上神圣的外表,也不能把她煸动一样;一个妇淫虽然和光明的天使为偶,也会有一天厌倦于天上的唱随之乐,而宁愿搂抱人间的朽骨。”
“我的内心渴望复仇,我只能遵循内心的渴望,明知道这是一种非理性,却如那个宁愿搂抱人间朽骨的妇人一样。”
“那——是我的命运。”
念完之后,脸朝向了舷窗,身体一顿一顿的,似是在憋着哭泣。
实际上,林旭知道,再不转头,自己就要笑出来了。
总感觉在人面前一本正经地念哈姆雷特的独白,有点尬。
但他能掌握的、有点文化水平的、能引动说英语情绪的,恐怕也就是会背的这几句莎翁独白了。
从离开日本就开始塑造的“仇恨西班牙人”的人设,五天的潜移默化的灌输,就为了这一刻。
从上船开始的“不吃鱼”的新教徒。
到此时的“内心渴望复仇”的年轻人。
这一切,都完美无瑕。
亚当斯信了林旭的人设,但并不代表他便会立刻同意林旭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