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给大明送终 > 第二十八章 制造隔阂

第二十八章 制造隔阂(1 / 2)

书名:我给大明送终 作者:逐日者夸父 字数:2556

伊丽莎白号刚出了台湾,李丘八和林旭的称呼就变了。
一个大哥,一个二弟。
既是拜了李丘八当大哥,林旭便开始琢磨着下一步要坑谁。
有了上次从台湾到日本的经验,他估摸着这一次也要五六天才能回到平户。
于是他把每天分成三段时间。
上午到中午,便站在甲板上,显摆他的六分仪和手表,时不时装模作样地记录一些毫无意义的经纬度。
下午到傍晚,便和那些轮班休息的水手称兄道弟,拿着颜思齐给的上等酒和火腿等小食,与那些啃了许久咸牛肉的水兵们痛饮……当然是李丘八痛饮,他负责拿着小本本记录船上的各种工作的细节、水手们的解释。
傍晚到睡前,去船长室和亚当斯扯淡,询问一些关于东亚海图、暗礁、风向、水流的问题。
亚当斯对于林旭手里的六分仪感到十分惊奇,但是对于林旭的手表就不怎么惊奇。
因为他不信,这世上真的会有一种钟表能应对海上复杂的环境而且不会失准。
忽悠颜思齐,林旭可以说是老道给的。
忽悠亚当斯,总不能说这是上帝派人赠与自己的礼物……
以现在的技术,除了太上老君、如来佛祖、耶和华等,似乎也确实弄不出这样的手表。
亚当斯不信也是正常的。
然而到靠近长崎的那天,亚当斯对这块手表的态度彻底改变了。
林旭按照经纬线推算,当天下午三点就可以看到长崎。
亚当斯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船速,认为至少要到明天早晨才能到长崎。
林旭和他打了一个赌。
如果亚当斯赢了,他就把自己的六分仪送给亚当斯。
如果亚当斯输了,他就可以抄录亚当斯的航海日记和航海图。
理所当然的,经验主义没有战胜理性推算。
亚当斯对林旭的那支手表顿时高看了几十眼。
距离靠岸还有大约一小时的时间,林旭摆弄着他的手表,询问了一个在亚当斯看来极为可怕的问题。
“亚当斯先生,为什么你们的航海图上,只有罗经线,却没有经纬度呢?而且我发现你们的海图,经度严重失准。”
亚当斯不可思议地看着林旭,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是……莫名其妙。
这个世界上,现在就没有能准确描绘经纬度的海图。
甚至陆地地图也没有。
真正能够实现经纬度的地图,需要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卫星,用木星卫星当做计时器、航海钟,来测算经度。
但木星的卫星太小,船上颠簸,根本看不清楚,只能在陆地上使用。
第一次使用木星卫星经纬度法测量出的准确经纬度地图,在路易十四时代。路易十四甚至还对着修正过经纬度的准确地图吐槽:科学家给他弄丢的领土,比一场败仗更多。
包括后来满清的全舆图,也是发国传教士用这种办法测绘的。
船上的话,摇晃不停,根本没有办法观测木星的卫星。
要么用航海钟、要么算出地日月三体近似解出版天文年历。
这时候牛顿的老爹估计还在撒尿玩泥放屁崩坑,理科计算法根本没戏。
航海钟,此时更是无稽之谈。
刚刚的赌约,亚当斯输掉了自己的航海日记和几张海图,他并不心疼,而是惊诧于林旭测量经度的办法。
现在林旭居然又问他的海图为什么没有经度只有罗经,难道……难道说,中国人已经可以准确测量经度了吗?
难道说,林旭说他有可以走时准确的钟表,是真的?
除此之外,再无其余的可能。
他的内心泛起了惊涛骇浪,这简直超越了他对世界的理解。
“林,你可以把你的钟表给我看一下吗?”
林旭很随意地将钟表取下,交到了亚当斯的手里。
亚当斯观察了一下做工的精度、计算了一下秒针的走时,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
“林,这支钟表是哪里来的?”
林旭反问道:“你听说过郑和吗?”
亚当斯点点头,在东南亚,这是一个很有知名度的名字,他知道那是大明的一位航海家。
林旭忽悠道:“二百年前,大明的朝堂发生了一场争执。北上派和南下派的内阁大臣们争斗不休。”
“这支手表,就是当年郑和远航后,京城的皇帝集结了全国几千名钟表匠制作出来的几支样品。”
“但北上派认为鞑靼人的压力更大,大明不是一个海权国家。所以焚毁了全部的海图,毁掉了这种钟表的制作方法,世上只遗留下了几支。”
“我想你应该知道,这种一个月才能误差5秒的钟表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