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给大明送终 > 第三十二章 绝对中立

第三十二章 绝对中立(1 / 2)

书名:我给大明送终 作者:逐日者夸父 字数:3376

皇帝的死讯估计还要至少一个月才有消息。
在平户商馆的林旭此时其实挺享受这种感觉的。
刀尖上跳舞。
英国人没有软禁他,李丘八不懂英语,所以李丘八以为英国人软禁了林旭,或者说林旭想让李丘八以为英国人软禁了自己。
他希望通过李丘八转告颜思齐,为自己塑造这么一个“悲情、憋屈、为老大而受委屈”的经历。
英国人既不想软禁他,也不敢软禁他,至少在今年过年前不敢。万一万历皇帝今年真的死了呢?
除了让颜思齐“感动”、觉得“委屈了林兄弟”这个原因外,林旭跟着亚当斯直接去英国商馆,还为了提早当英荷之间的搅屎棍。
谋而后动,不谋三年不足以谋三刻。
荷兰人一旦攻打澎湖不利,就会退到台湾。
退到台湾,实力仍然很强,仍然可以截断台湾海峡。
到时候所能依靠的力量,也就是西班牙人和英国人。
怎么在台湾这个屁大点的地方,弄出个四国演义搅动风云,这要好好琢磨琢磨。
琢磨着该怎么当这个搅屎棍的时候,亚当斯已经兴奋不已地将消息告诉了考克斯。
林旭怀疑考克斯听到这个消息后可能会心肌梗塞。
他从颜思齐那知道了英国在日本商馆的结构,也知道了英国在日本每年的利润。
平户是总馆。
平户之下,有江户分馆和大阪分馆。
再往下,又有十一个专营店。
每年的利润着实不多。
考克斯作为商馆的馆长,自然是随着商馆的重要性水涨船高。
欧洲一直有日本存在“金银岛”的传说,日本也确实产银,奈何英国这些年在日本开拓,赚不到钱。
除了大明和不和英国通商、弄不到日本需要的生丝等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西班牙、葡萄牙的货和他们严重重复。
所以林旭确信,抓到西班牙传教士的消息传过来,自己会看到一个像是打了鸡血的猴子一样的考克斯。
正如他所料。
考克斯先是楞了一下,似乎是不太相信这是真的。随后就兴奋地猿形毕露,双手捶胸,兴奋之情不是溢于言表,而是溢于五体。
考克斯嗷嗷叫喊着,发泄着心中的畅快。
嘴上喊的是“提前庆祝公司在可以在东亚立足”;心里想的却是提前庆祝自己在东印度公司的地位水涨船高。
为了保险起见,伊丽莎白号是先行前往平户报喜的。剩下三条船拖拽着平山常陈的船在后面,两名传教士和船主平山常陈也在后面的船上。
人还没到,考克斯已经激动地喊来了几名“日奸”,为商馆写了一封文笔优雅的日语书信。
一旦传教士和平山常陈被送到,考克斯和荷兰商馆馆长就要参江户,面见德川秀忠。
林旭不懂日语,看了几眼,问了几嘴,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无非就是希望幕府将军不要因为英荷与西班牙连年战争,就以为荷兰英国是在故意诋毁西班牙;荷兰英国拦截西班牙传教士,是为了日本着想,因为西班牙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传播天主教、利用教徒里应外合。
当然,也不能说的这么大公无私,还要加上一些“私心”:说英荷不希望西班牙颠覆日本,既是为了日本着想,也是考虑到一旦日本被西班牙颠覆,英荷就不能贸易了云云。
字里行间里,绝口不提自己扣押日本船主的事,而把扣船这件事抽象为“抓到了两名传教士”,尽可能淡化他们强行扣押友邦国家船只的海盗行径。
林旭心想,这套路还真是一脉相承,数百年后还是这一套。只不过扣船的理由,从传教士变成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他笑而不语,只是冷眼旁观,却在商馆给幕府将军的书信即将写完的时候,添了一把火。
“考克斯先生,你们前去参江户的时候,不要忘记带上三浦按针的遗物。终究,三浦按针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能够在平户开商馆的关键人物。虽然平户商馆比起荷兰人的要差的多,但没有三浦按针,这样残破的商馆也未必开得起来啊。”
三浦按针在林旭出航之前就死了,颜思齐还随了三十两银子的份子。
但三浦按针的封地在横须贺,儿子约瑟夫和妻子阿雪在封地;还有个前妻的女儿在英国。
三浦按针希望考克斯等人能够把他的佩刀带给儿子约瑟夫。
林旭此时说这番话,是在暗戳戳地提醒考克斯:你们英国人要早做准备啊,三浦按针死了,你们在日本幕府那边也就没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考克斯被林旭这么一说,也有点不好意思。
自己刚才只是想着日后商馆利润会增加之类,却全然忘记了这一次参江户,可以带着三浦按针的遗物,完成老朋友的嘱托。
随后也想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三浦按针一死,导致英国人在日本的影响力更下降了一层。
看看荷兰商馆和英国商馆的牌面和建筑,就能知道垄断着东南亚香料贸易的荷兰人在日本要比英国强得多。
英国人直到两年前,平户商馆还是租的李旦的房子;荷兰人都开始建造欧式风格的大仓库了。
林旭谈到三浦按针,实则在提醒考克斯:你们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为荷兰人作嫁衣裳。
赶走了西班牙人固然是好事,但三浦按针一死,你们和日本方面也说不上话了,荷兰人会不会卸磨杀驴把你们也弄走?
借传教士生事,英荷必须联合。
但这件事之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