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丰碑杨门 > 第0570章 两府变化(下)

第0570章 两府变化(下)(1 / 6)

书名:丰碑杨门 作者:圣诞稻草人 字数:9802

在杨七提供了这么多机会的情况下,两府内的人才一定会快速的涌出来。

在这个儒学当道的年代,潜藏在乡野间的腐儒们,根本就不是杨七所需要的人才。

杨七也完全没必要礼贤下士,去卑躬屈膝的邀请他们出山。

爱来来,不来我还不稀罕呢。

有关于教育的问题,算是寇准请示的诸多问题里最后的一个问题。

处理了寇准的奏请,杨七就派人快马加鞭给寇准送去。

接下来要处理的是丰城令陈耀的问题。

丰城令陈耀,如今在两府的官场上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虽然他掌管着一座城池,以及城池周边的一部分的土地。

其规模大概也就是一个县的规模。但是他的权柄却是独特的。

他也是诸多县级别衙门里,唯一一个不需要向寇准奏事,而是有事直接请示杨七的存在。

丰城的一切,都有杨七直接负责。

丰城令陈耀奏请的事情有三项。

其一,由于大量的商人涌入,许多商人甚至留在了丰城置办产业,原有的丰城,已经不足以满足商人们的需求。因此,陈耀申请杨七批示,允许他在现在的丰城基础上,扩大城市的建设。

陈耀的要求是两倍。

杨七大笔一挥,直接批了五倍。

商人的购买力和嗅觉是敏锐的。

加上杨七已经开始暗中对辽国的经济开始的掌控,以后的丰城贸易,只会越做越大。

因此,两倍的城池扩建,远远不能满足于市场的需求。

同时,杨七也希望借此政策,大批量的吸引大宋的商人们安家落户到丰城。

商人的能力有多恐怖,杨七是见识过的。

他们的底蕴有多强悍,杨七也是有所预测的。

但从后世的新闻中不停的曝出在某某地挖出了近百公斤、上千斤等等的财富就不难看出。

杨七就是准备把这些人吸引进来,再吸引他们把钱存到南国钱行。

以此把这些商人们捆绑在他的战船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