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第一百一十章 段芝贵傻眼了

第一百一十章 段芝贵傻眼了(1 / 3)

书名:炮火1906 作者:费虚 字数:9116

生怕今天太晚回家无法更新,特意半夜爬起来码了这章,好累啊,不过安心了,晚上再说,最好能够二更。

~~~~~~~~~~~~~~~~~~~~~~

杨翠喜案虽然结案,舆论却并未偃旗息鼓,不但声势犹在,还有愈演愈烈之风,谁都知道这案子背后有猫腻,袁党与反袁党的斗争也因此而更加的激烈。

为此,慈禧将反袁党的领袖岑春煊召入宫内,想要说服他将舆论平息下去,不管怎样,此案都已经使得奕劻父子颜面扫地。

寝宫之中青烟袅袅,却不是慈禧最爱的灵檀香,而是李安生敬献的蚊香。

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代,根据宋代冒苏轼之名编写的《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近代蚊香也是有的,可却是日本人的功劳,1888年,日本人上山英一郎请来线香制造工匠,花了两年时间,开发出全球首创的棒状蚊香。但是,这种外型类似线香的蚊香,顶多只能持续一个钟头,若是要加长长度,又容易折断,后来改以一支圆棒为中心,再将两条粗蚊香卷成漩涡状的制造方法,1902年,效力能够持续七小时以上、漩涡状的蚊香终于正式上市。

但在中国上层社会却并没有采用这种蚊香,缘何?蚊香有毒,点燃了会有种刺鼻、头晕的感觉,闻久了还会有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哪里能够登堂入室。

可李安生发明的这蚊香却是不同,青烟袅袅细细,似有似无,有一股淡淡的香气,这是因为李安生从草本植物中提炼出了生物菊酯,加进了几种抑制蚊香毒性的药材。

虽然还是有些毒性,但足够登堂入室,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达官贵人的房中,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横行天下的商品。

目前虽说还是手工制作,但黑龙江夏天受蚊虫荼毒之苦使得许多百姓都愿意在闲暇时制作部分自用或是出卖。

李安生并没有保守,而是将蚊香的制作技术流传出来,只收专利费,并不参与生产。

今后也是如此,他打算凭借不断的发明,成立各种行会,然后通过行会来促进商品生产与改进,指定规则,从而不仅他可以牟利,黑龙江民间工商业也能够得到进展。

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还能够吸引富商到黑龙江投资,一个人富不够,还是大家富的好,要当东北王就要有这种气度。

敬献进宫的蚊香当然是好货色,卖价也高,是专门用于达官贵人家的,李安生也喜欢将商品分门别类,促进奢侈消费。

慈禧很是喜欢这种蚊香,晚膳过后便命人点燃了蚊香,放下了蚊帐,再出去遛弯,等回来安寝,蚊香味道都透的差不多,正好美美的睡一觉。

虽说宫中料理的极安心,其实是没有什么蚊子能叮咬到这位老佛爷的,但是总觉得燃了蚊香才能安心些,睡觉也要睡的舒服些。

这两天慈禧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这农把式李二愣如今除了养猪,还能做这蚊香,果然是留过洋的全才。

李莲英当然要从旁夸赞几句,李安生在信中答应免费提供宫中制作的这种高级蚊香的制作技术,他已经派了一个继子去黑龙江,准备在那里开设工厂,凭他在宫中与官场的人脉,这高级蚊香又是个赚钱的门路。

这李二愣还真是贴心,不仅让咱过的舒服,还送钱来,延寿丸,仙粉,蚊香等等一样样的好处。

岑春煊进了仪鸾殿西边的偏殿,也闻到了这股淡淡的味道,听说是李安生发明的无毒蚊香,连连叫好。

那当然,蚊香是咱中国古代就发明的,被一个日本人窃取了,如何不让人心生憎厌,还是李安生好,为国争光啊。

慈禧极为宠信岑春煊,经常召见岑春煊,岑春煊也是熟门熟路,习以为常。

慈禧有心要劝劝他,让他主动平息了甚嚣尘上的舆论,笑着说道:“此案既然已经结了,大家都各自罢手,何苦来哉?”

岑春煊谢过了慈禧的赐座,对搬了小墩子过来的李莲英和善的笑了笑,说道:“非是此案不能罢休,而是堂堂的摄政之王居然卖官鬻爵,立身不正,连儿子都上行下效,此风不杀不足以坦然面对天下责问。赵启霖一腔正气,反倒贬斥远窜,天理何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