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神迹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神迹了(1 / 3)

书名:炮火1906 作者:费虚 字数:7450

前些日子派人去收购蝗虫的时候,许多俄国人都感动的流出了眼泪。

本来海兰当局开始也还出台了收购蝗虫的避灾措施,可是架不住这蝗虫实在是太多太多,海兰军民组织的扑杀根本就不管用,这是越杀越多。

弄到现在,基本上海兰当局是已经放弃了,只能听天由命。

谁知道他们放弃了,瑷珲那边没有放弃,派人来收购蝗虫,价格虽然低了点,才一两银子一百公斤,可实在是雪中送炭,患难见真情啊。

这傻坐在田头也不是个事,于是为了感谢一衣带水源远流长的友邦国家发自肺腑的珍贵友谊,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发动起来继续捕杀蝗虫,管他有用无用。

总之蝗虫多到随便用树枝打上几下就能扫下一片的地步,这一户人家花上五六天时间也能凑上个十来公斤。

这几百户人家,一个月好歹也能有几百两银子的收入,或许多了能有千把两银子。

无形之中,他们开始由衷的感谢那些厚道朴实的支那人,他们不再轻蔑的称呼清国奴,豚尾奴,而是开始带着些歉意的称呼为支那人。

他们并不知道支那人在李安生看来有些侮辱的意味,于是,在胖叮当几次派人过去收购蝗虫的时候,提出了“中国人”这个称呼,于是几天下来,所有的海兰军民都开始左一句中国人,右一句中国人。

对于南边来的中国人,他们总是笑脸相迎,热切欢送。

海兰是没什么存粮的,因为要供应整个远东,于是,他们的粮食只能指望瑷珲,指望黑龙江对岸的那些曾经被刺刀与枪弹屠杀驱赶的中国人。

俄国粮商们黯然离去,往年被他们打压的中国粮商则强势崛起,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古思敏对于中国粮食一开始还有顾忌,可听到这些中国粮商在赚取大把卢布的同时,也在大把的花钱时,放下了最后一丝警惕。

这些都是好人啊,来自中国的好人,我们应该要对他们好一点。

貌似中国商人在海兰大把的撒卢布,不仅将赚到的都留了下来,而且还大把的继续挥霍。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无私的好人啊,现在就有,眼前就有。

这些都是俄国人的恩人啊,那些讨厌的日本商人在趁火打劫,只有中国商人,他们在海兰等地购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他们卖粮所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古思敏这几天一直在念叨着中国人的这句古话。

灾难还在继续,除了粮食,牲畜与蔬菜都是如此,一股脑的这个病那个虫,几乎能让海兰的军民绝望。

可是中国朋友没有放弃,他们无私的出售了大量的猪牛羊等牲畜,还有大量的茶叶。

这两样每年都是大宗贸易商品,由于近来因为江东六十四屯的缘故,双方闹的很不愉快,古思敏没有指望中国商人能够在这两样商品上依然保持商业道德。

可是,中国商人的无私再次让他热泪盈眶,他们没有像日本商人一样,而是加大了输出数量,价格也没有提的很离谱。

要知道,中国人很穷,他们吃不起肉食,所以蓄养的猪牛羊很少,如今他们大丰收了,应该有些购买力,甚至能够吃得起肉食,只有大幅缩减供应的份,谁能想到,他们情愿自己不吃肉,也要尽量让俄罗斯兄弟吃上肉,多么深厚的国际友谊,多么深厚的兄弟情义啊。

要是他知道真相,不知道会不会抓狂,李安生当初在瑷珲办的养殖场能够出产的牲畜数量可是惊人的,尤其是专门针对出口到海兰的疯长猪疯长牛疯长羊,还有各种后世K.F.C里头用的那种鸡鸭,这钱赚的是相当昧着良心的。

至于中国人,他们都有蝗虫这种高营养肉食吃了,还吃那种肉干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