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海关之争

第二百七十八章 海关之争(1 / 5)

书名:炮火1906 作者:费虚 字数:13942

第二百七十八章海关之争

“江南制造局经费重新定为上海关税两成?这李二愣是在疯不成?”

奕劻趁着大朝会之前的空隙,偷偷向载沣问计。

“这李二愣自打去了江苏,本来是想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这手脚动的也太大了,也不好掣肘他。本来是要让他狠狠得罪洋人的,如今倒好,将麻烦扔了回来。这制造局经费定为上海关税两成,那些洋人肯依?赫德虽然离职,但定下的规矩我们也不好更改。”

江南机器制造局是自强运动几个兵工厂中,规模最大、预算最多的一个,除了开设当年投资约25万两的费用之外,其后早期主要经费来自于淮军的军费,后来1867年时曾国藩获得许可从上海海关取得百分之十的关税作为制造局的经费,1869年又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这相当于每年有至少4o万两以上的经费。

不过,随着上海逐渐的成为了远东贸易的中心所在,上海海关的关税早就不是187o年那会的2两银子,而是两千万两都不止。

这是毋庸置疑的,百分之二十肯定要给取消掉,每年4o万两成为了定额,总不见得拨四五百万两,甚至更多的银子制造局。

这样一来,制造局不是成了天底下油水最足的衙门,所有人都要挤破了头争着进去?

载沣沉默着,面无表情的说道:“这制造局购置了大批的新设备,价值在百万两银子往上,预付了一个零头都不到,这笔款子明年是要结清的。江南船坞要升格为江南造船厂,建新船台,造新船坞,都要花银子。哎,这李安生大手大脚,就不知道经费之艰难,要不然,如何要将金陵制造局给并掉。”

奕劻愤愤的说道:“这李二愣不知道要中饱私囊多少银子,也太过分了些,都怪你我,之前太过绵软,轻易放他过关。”

之前李安生让驻京的办事处查抄了德顺等几个官员的家产,震动了朝野,本来都要叫嚣着惩办李安生的,可载沣还是选择了息事宁人。

说来说去,制造局的问题天下皆知,李安生强势出手整治,也是勇于任事,那些贪官死有余辜。

奕劻怪载沣凉薄,连自家的亲戚给李安生打杀了,也不吭个气。

载沣却是肚子里腹诽,你庆亲王中饱私囊贪污天下皆知的,李安生要中饱私囊,那奕劻岂不是要将整个大清朝给吞了还嫌不够?

“制造局是要中兴的,只是经费不够,也不能来威逼我们,难道要我们卖了家产给他银子?”奕劻啰嗦起来,反复的痛骂李安生的不识抬举。

载沣摇了摇头,这位庆亲王真要卖了家产换银子给制造局中兴,他要拍手叫好弹冠相庆。

李安生在给他的密折以及6续的信件之中,详细的谈到了对制造局以及江南船坞的整顿与规划,也6续散开来,谈了更多的时事政治,他情愿选择相信李安生,也不愿意相信奕劻这个巨贪。

将银子交到李安生手上,至少能够真正花在富国强兵之上,而交到奕劻手中,只怕就要给吞没大半。

昨日两人已经吵了一回,为的是海军开办费用,李安生跟程德全都上了折子,请求截留江苏的摊派,用于江南造船厂。

买舰不如造舰,既然海军七年计划不可能一下子将所有舰艇都配备齐全,那么还是自己造一部分,省银子又能促进工业。

奕劻是支持造不如买的,而且也有理有据,以往也自己造过,成本靡费,质量不如购买的洋船。

但李安生在信中详细的论述了自己造舰的好处,日本就是受益于自己造舰,虽然日本还没有做到自产大口径舰炮,但是已经是大清难以追赶的了。

日本自己造舰也是经历过一条漫长曲折艰辛的道路的,从部分不重要的零部件自产,再到轻型巡洋舰自产,再到战列舰的仿造,都是在边买边造的基础上实现的。

随着日英同盟的深入,日本也逐渐的从造舰强国英国身上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

过去中国也曾经造过相当优秀的巡洋舰,但是随着制造局的**,工业基础的薄弱,造舰基本上成为了空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