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第四百零四章 七大军区

第四百零四章 七大军区(1 / 4)

书名:炮火1906 作者:费虚 字数:9654

随着中俄双方签署停战和约,并且开始勘定边界,战争阴云迅速消散,和平的曙光降临在伊尔库兹克上空。

库伦军区派一个师的兵力进驻赤塔要塞,而之前的李持**则撤回东北,这对日本又是一个压力。

中国驻俄大使石峻清也向外界宣布,中国将在几年向俄国免费援助三十万吨粮食,明年援助五十万吨粮食。

无数的俄国贫困人口欢欣鼓舞,这是最大的实惠,因为中国方面宣布这些粮食都将用于救济他们。

三十万吨粮食足够四五十万户人口一年的消耗,这些都是免费粮,救命粮,将对俄国底层人民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

而沙皇尼古拉二世也随之宣布,中国向俄国支付的铁路赎回款的百分之三十将以粮食形式支付,分三年付清,这又是一大笔的粮食进入欧俄。

沙皇一直想要以低价从中国购得粮食,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

由于这些措施,使得这次沙俄签署的屈辱性和约并没有在国内造成太多的反对意见。

之前极力要求参战的贵族与军官集团不敢出来发话,而贫下阶层又不表示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等社会革命党人也没有跳出来指责,使得这次危机有惊无险的度过。

而以高尔基为首的俄国资本集团与中国资本家在西西伯利亚合作开采矿产,也代表着双方彻底的和解。

中华民国的版图再一次的重新回到了前清初期的辉煌,重新将北海纳入中华范畴,要知道,这里曾经是苏武牧羊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而且,这次的勘界,也是在推翻尼布楚条约之后的重订,李安生力主要将疆域北拓,直到北部沿海,双方以勒拿河为界,将东部西伯利亚六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怀中。

在他的资助下,俄国国内也出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呼吁,反省过去俄国不顾实际情况的东扩东进,是一种根本性的错误,当初因为无法消化,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同样,俄国根本就无法消化太过广阔,面积比五十个法国还大的西伯利亚地区。

而6月29日开始,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这更加使得俄国国内许多舆论都发表见解,认为俄国应该尽快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巴尔干半岛,放在东部边境,双头鹰是个荒谬,那么东西方同时失败,也不是不可能。

西部是俄国的生命线,重要程度远远的大过于东方,大过于那片广渺的荒无人烟的土地。

故而,在重重压力之下,沙皇统治阶层并没有一口否定中国方面以勒拿河为界得要求,而是缓缓进行谈判。

这是个面子问题,当然要缓和下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彻底将疆域定下来。

李安生在签署了和约之后,就迅速的指示东北的资本家们到西西伯利亚投资开矿,不采白不采。

北部沿海及近海地区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广袤的未开发地区,都极有希望发现原油蕴藏,而且,储藏量并不亚于西西伯利亚。

李安生也成立了东北石油公司,在赤塔北部勘探石油,在后世,那里有一个世界级的油田,离东北工业基地又近,而且将来的外东北工业基地,也能够就近得到这个油田的支持。首发

至少目前中国的石油供应还是有保障的,海上有文莱,陆上有东西伯利亚油田。

日本以为将来可以将中国的战列舰封锁在港口之内,没有油就动不了,大错特错。

日本就算能从海上封锁,总不见得从陆地上封锁中国的石油管道。

东北的几家报社重点报道了在东西伯利亚发现的这个油田,虽然大幅的降低了发现的储藏量,但还是让国人振奋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