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春色欺瞒 > 58 第 58 章

58 第 58 章(1 / 2)

书名:春色欺瞒 作者:在酒 字数:4488

再说回没能从冯家带走青娥的秦孝麟,他怒不可遏,恨不能追到顺天府去,却又不知道青娥是不是跟着冯俊成离开了江宁。
那晚青娥去了哪里与他而言尚未可知,猜测她跟着冯俊成走了,可又拿不出证据,因此也不好一怒之下疯传些什么惹恼了冯家。
冯老爷只说自个儿劝了冯俊成,他说他心里有数,自会掂量清楚孰轻孰重,应当不会到顺天府去告秦家的御状。
彼时秦培仪一听,想发火又发觉自己棋差一着,让冯家人钻了空子,“这叫什么话?那是劝住了还是没劝住?他到顺天府去会不会找我秦家麻烦?”
“劝住了。”冯老爷笑了笑,“秦兄弟你且看,到时都察院会不会给你下达信函。”
秦培仪简直咬牙切齿,“冯兄,难道你忘了我们两个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冯老爷颔首,“可那不孝子不听我的话,有什么用?”他起身下逐客令,“冯俊成已经不是我的儿子,我不认他这个儿子。”
怕说到这儿秦培仪还听不懂,冯老爷乜目冷声,“我和你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和我,不在一条绳上。即便我和你出了事,火也烧不到顺天府他的身上。”
秦培仪怒气冲天,“你这是在逼我对令郎不利!”
冯老爷反而一笑,“这就要秦兄弟自己想清楚了,该说的我都和他说过,劝没劝住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你要阴他,他一定立马拉你秦家下水。”
那日秦培仪摔门走后,冯老爷枯坐桌前,久久没有做声。
顺天府多长家槐,树身高大,花朵嫩黄,这树分明在南方也长,就是没有这儿的看上去高大,大抵是这儿地广人稀,不似金陵秦淮一带繁华,因此地更阔,树也更高,就连天都变得又淡又远。
青娥清早睁开眼,将手枕在脸侧,透过湘色的帐子打量这间屋,迷蒙蒙只见螺钿的柜子码在妆奁前,透亮的西洋镜斜对着床,只照得见她一双脚,探在被衾外边,动一动,镜子的纱帐也动起来。
这屋子没有在江宁时的宽敞,摆设也简单,只是连日头也偏爱她的窗,透进来的暖黄一片,投在她床下一隅。
茹茹从青娥身后探出头,小脑袋乱糟糟睡成鸡窝,赶了那么久的路,难得睡上踏实一觉,两只眼睛都肿得像是水缸里的望天小鱼。
“青娥…”茹茹将脸蛋埋进青娥腰间,昨夜分明是头挨着头睡的,这会儿翻来滚去横在铺里,抱着青娥,抬起一条腿缠在她身上,蹭得她衫子直往上跑。
小脚在青娥肚子上蹭啊蹭,暖暖滑滑的,又凑上去闻青娥的发香,茹茹心满意足,小手探进口里嘬着,眼皮一点点阖上,这就又睡着了。
冯俊成从屋外边进来,隔着帐子瞧见这一幕,青娥掣过一点被子给茹茹盖上,低头在她茸茸发顶香上一口。
青娥转脸瞧见他,探手掀开床帘,扯扯嘴角小声与他道:“你一进来我还在想,在这儿该叫您大爷,还是称一声官人。”
“都
好。”冯俊成在她身侧坐下,一身绯红公服,只还未佩戴乌纱,发际束了一条抹额,更衬脸孔白净。他团了她手到掌心,瞧见茹茹有些忍俊不禁,“怎么和小熊崽子似的,睡个觉都要扒在你身上。”
青娥在枕上动动脑袋,从他掌中把手抽回来,“才刚到,今天就要复命去了?”
“先到吏部衙门。”他晓得她在担心什么,“秦家案子尚未查清,不会轻易上疏弹劾。这案子有关茶法,牵扯甚广,眼下我要先拿出证据上奏万岁爷,等都察院从杭州知府以及往年南下的巡茶御史着手调查。”
青娥害怕秦家报复,却没有说话,她既无法鼓励他放手去查,也不能劝他不查。
眼睛一闭,“你去吧,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什么时候要人作证,我就帮你指证。”
他哪需要她出来作证,该在钱塘收录的证据和证词早就跟着属官抵达了顺天府,拿官衔压她逼她下山,无非是个哄她同行的办法。难道只许她骗他,就不许他唬一唬她了嚒?
冯俊成俯身亲吻她睡醒红艳艳的两片唇,指节刮刮茹茹的小脸蛋,“你放心,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你和茹茹再受委屈。”
青娥怅然睁眼,张开一条没被茹茹压住的胳膊,要抱抱他。冯俊成微微笑,手托乌纱躬下身,下巴点在她圆润的肩。
青娥轻轻问他:“我有什么好的?嗯?”
冯俊成也轻轻答:“你好在,如果我是个女子,就想做个你这样的女子。”
“如果我是个男人,我就恨死你了。”青娥假做蛮横,却伸手揽着他腰,“因为你太好了,你自己都未必知道你有多好,你是这世上最好的男人。”
湘色的帷帐随门外微风鼓动,帐里人影交叠,呢喃细语,茹茹在睡梦中被惊扰,小脚微微动弹,花将军趁红燕不备,夹着尾巴悄悄溜进厢房,蜷身在床下的一隅阳光里酣睡。
顺天府吏部手里握着成千上百个官员的升迁贬谪,和应天府颐养天年的氛围不同,顺天府的衙门时刻都有根紧绷的弦,好在这时节没有科举和升迁考核,因此并不太过忙碌。
冯俊成将厚厚一沓南下巡抚的见闻整理成册,清晨送到司礼监,静待皇帝审阅。下晌吏部左侍郎曾亭光得知冯俊成人已抵京,差人往他家中送出邀约,请他得空在家吃顿便饭。
那送信的人去到冯宅门房,隐约听见门里有小孩嬉闹的动静,连忙退出去,仰头看看牌匾,是小冯大人家啊,这才一年不到,不可能认错路。
门房见他满脸错愕,当即笑道:“没走错没走错,门里笑闹的孩子是爷在江宁老家的女儿,这趟也给接了过来。”
这话如同一个大霹雳,也一并劈在曾亭光的脑门上,前头曾提过这个曾亭光,他是一力举荐冯俊成进吏部的人,极其看重冯俊成,有知遇之恩,最最看重的就是冯俊成的为人。
曾亭光其人虽谈不上古板守旧,但也是出身士族,心高气傲,看不上那
些工于心计钻营人际之辈。
冯俊成可说过他没有孩子
,在江宁更没有妻室,这曾亭光本想等他南下巡抚回来,为他引荐一桩婚事,哪成想,回去一趟孩子都呱呱坠地,能在院里跑跳嬉闹了。
曾亭光捻捻胡须,鼻孔出气,“这个冯时谦,这么重要的事也瞒着我,要是我不派人到他府上送口信,只怕还要被他蒙在鼓里。”
他妻子是荣和郡主,恰此时端着一碟羹果摆到他手边,拍了他一记,“你是他爹老子?什么都和你讲。”说罢举头逗逗廊下鸟,往鸟笼里扔一小片频婆果。
二人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出了嫁的女儿,因此府宅空虚,只剩一对中年夫妻,偶有学生来府上拜访。
这晚冯俊成请人送信到曾亭光宅邸,请曾老明日到他府上,一下子反客为主。
曾亭光哼了声,“我倒要看看他摆的是个什么宴。”
摆的只是一顿家常便饭,青娥知道冯俊成要请个大人物来家里,特意让赵琪去厨房炒菜,拿他们北方的食材炒几个南方菜,给这些北京城里的官老爷露一手。
她也跟着在厨房里转悠,指点赵琪,偶尔偷吃一口。要是有丫鬟来移菜,就和丫鬟打听前头在说什么,又吃得好不好。丫鬟说自己站得远,听不真切,依稀听见是在说钱塘的什么茶庄。
青娥果真一怔,咬了口刚从盘子里顺下来的鸭腿,也想到前头听一耳朵。
前边冯俊成将钱塘茶税案的前因后果与曾亭光道明,曾亭光听后,果真也觉察出这案子背后定然有更大的隐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