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北派盗墓笔记 > 第43章 秘辛

第43章 秘辛(1 / 2)

书名:北派盗墓笔记 作者:云峰 字数:3705

“把头,你说的他是谁?”我问。
“水,给我瓶水。”
豆芽仔忙从包里找出来一瓶水,递给了把头。
把头拧开瓶盖一口气喝了半瓶,被呛了一下。
“咳....”
所有人都看向把头,期待他开口。
为了省点电,我们关了手电,点了一根蜡烛。
在这种人迹罕至的溶洞中点蜡烛,气氛一下就显得有些承重。
把头缓过来后,看向我问,“云峰,你有没有听过那首五字诗。”
“铁墓柳湖中,烟光散水中,千栽暗留石,冷浸若堂封。”
我想了想,摇头说没听过。
我记得的古诗只有三四首,都是鹅鹅鹅和日照香炉生紫烟。
此时阿春惊讶道:“我听过第一句,王把头,你说的......该不会是河南周口的胡公墓吧?”
“等等....”
阿春脸色一变,睁大眼道:“胡公...满...胡满公??”
把头没开口,算是默认。
“胡满公是谁?没听说过啊,”豆芽仔坐在蜡烛旁问。
把头皱眉想了片刻,说了他的想法。
虽然目前还没有实物证据,但我听后认为极有可能。
鬼崽岭祭祀遗址的谜团,可能和这个有直接关系。
把头说,胡满公也叫陈胡公,是春秋时期陈国的开国皇帝,第一任君主,字妫(gUi)满。
这人不但是舜的直系后代,同时也是现在人“陈姓姓氏”的起源之祖,到现在有三千多年了。
正史上说,这个人的墓在水底,整个用铁水浇铸,当地考古队也承认这个说法。还有,明朝的进士王良臣在他书中留下了这句话,“巧铸铁馆藏水底,光留玉叶照人间。”
还记不记得沙漠中埋的金幼玫?
我说过,那墓就是铁水铸成的,当时要不是无意中发现了那个秘密甬道,我和豆芽仔根本挖不进去。
流沙墓,积石墓,铁水墓,水下墓都有防盗功能,而胡满公的墓既是铁水墓,又是水下墓,这么干当然也是为了防盗。
把头是河南人,对他们本地哪里有古墓肯定比外地人更了解,把头说,历史上陈胡公水下铁墓损坏过一次,一种说法是被盗窃损坏,另外一种说法,是被几名陈氏后人迁移走了。
陈胡公是舜帝的直系后代,鬼崽岭被定性为舜的祭祀遗址,这个肯定错了。
可以想想,道县鬼崽岭石雕从几千年前开始,一直到清代时期,都有人做新的石雕,最后一次,应该是清光绪时期那名道士做的祭拜。
为什么?
因为天下的陈姓,没有断过!
一直在繁衍昌盛!
现在的陈胡公墓是旅游景点,逢年过节很多人姓陈的都会去拜。
我说句大胆点的话,很可能....拜错了。
一个铁证。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简上记载了,舜死后埋在了九嶷山,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城,离道县很近。
如果有本地的朋友,你可以去看一眼。
夏天的时候站在鬼崽岭水塘边儿那个小坡上,向北看,就和那些鬼崽石雕的摆向一样。
正正好,都能看见九嶷山的最高点。
这肯定不是巧合。
这是因为,如果胡满公墓当年从水下,千里迢迢迁移到这里,作为舜帝后代,埋在这里,能看着祖宗,守在祖宗身边。
把头一直在犹豫,是因为他有件事不理解,不过后来我想通了。
那就是,历史上有两个陈国,一个是春秋时期的陈国,另外一个是五代时期的陈国,胡满公妫满是春秋陈国的君主,他的陈姓后代当时没听说过有迁移到湖南这里的,基本都在北方,而且,道县在古时也不属于陈国领土。
田广洞村大部分都姓唐,但有少部分人姓陈,大概一共有二三十个人。
想了解的,我建议各位去网上找找那个视频看看,就是早年间地理中国拍鬼崽岭之谜的时候,无意中采访了田广洞村的陈姓人家,人从家里拿出来一部族谱,族谱第一个名,就是“舜”。
当时就有专家说,你这个族谱是假的,不真。叨逼叨一顿分析,说怎么怎么不可能。
那十几个姓陈的村民文化程度也不高,对自己祖先什么时候跑到这里来的也不知道,听说自己族谱不真后,非常难过。
由于时间跨度太久,有些事不可能查清,但我敢肯定,他们当时拿出来的那本族谱,一定是真的。
至于这伙人为什么留在了田广洞村,我推测和他们的职业有关系。
我在田广洞村住过才知道,这伙陈姓人士祖上往前好几辈,都是干石匠的,他们家里还传下来一些很老的凿子锤子,所以我猜测,这伙人的祖辈就是当初鬼崽岭,石雕匠人们中的一部分。
可能在很久之前人很多,后来大部分都死在了榕洞下的采石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