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北派盗墓笔记 > 第191章 罕见的人头罐

第191章 罕见的人头罐(1 / 2)

书名:北派盗墓笔记 作者:云峰 字数:3270

文文妈围着围裙,手中提着菜刀从厨房走出来喊道:“小项留着肚子啊,晚上就在家里吃,我给你炖了猪蹄儿!”
我还没说话,文文老爸抢话道:“婆娘别老打岔!你没看我们爷俩正在研究古董吗。”
文文妈脸色逐渐阴沉,举起菜刀说:“你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老婆你辛苦了。”
听到这话,文文妈才放下菜刀,骂骂咧咧又进了厨房。
文文爸立即道:“小项,我一般不跟女的见识。”
我心想你就是是个耙耳朵,不用狡辩了。
思绪被文文妈打断,当下我继续认真打量锦盒中的“人头罐儿”。
“看出来什么了?这东西的去年我找博物馆的专家鉴定过,专家说年份不太老,说古代没有这种器形,是癔造品。”
“伯父,你信我的话,还是信专家的?”
“小项,我家文文说你是真正的高手!我肯定信你的话。”
我点头,皱眉道:“这东西很老,最起码有大几百年的年份。”
古董行中讲究的是眼力,可除了眼力,还讲究一个魄力!
有些专家一辈子没见过某类东西,某天突然见到了就不敢认,我不一样,老东西都有神韵,我认定这“人头罐儿”就是件特殊文物。
“伯父,我能不能上手看看?”
“当然可以。”
我小心将东西从盒子中捧出来,入手感觉冰冰凉,材质应该是陶类。
人头罐儿,顾名思义,外形就是一个人头,黑陶制,面部五官捏造的栩栩如生,正头顶是光头,脑后刻画出了一缕缕头发,天灵盖上做了个提纽盖子,用手轻轻一提,便打开了脑瓜子,看着无比的别扭和诡异。
想想,在古代什么人每天会用这种东西?它是用来装什么的?
有句歌词是“掀起你的头盖骨”,可能这东西就是原型。
没看之前,我以为会是兵马俑头那类东西,没想到是这样式的。
文文爸问我:“小项,你看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我哪里知道。
但我不想丢面子,就说:“这东西....可能是古代人装瓜子皮用的。”
“装瓜子皮?”
我点头:“对,装瓜子皮,就像这样用。”
我坐在椅子上演示,将人头罐子用腿夹住,打开盖子,做了一套嗑瓜子动作,十分方便。
“伯父,这东西是怎么得来的?”
文文爸哦了一声,回忆道:“前年吧,那天周日,早上五点多,我去古玩市场逛早市,看市场老熊的摊子上摆了这么个东西,于是我就花了三千块钱买下来了。”
“那老熊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东西?”我追问。
文文爸摇头说不清楚,不料他又赶忙说:“老熊现在还在古玩市场摆摊,不远,要不咱爷两去转转?去问问他就清楚。”
我都不认识的东西,肯定大有来头!
迫切的想搞清楚这人头罐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便跟文文爸去了古玩市场,找那个姓熊的卖家。
早年康定哪里有古玩市场,就是个菜市场,一半卖菜,一半卖古董,印象中从市场出来能看到折多河,河边儿沿岸的土路上,全是摆摊儿卖菌子的老头老太太。
进了市场,文文爸领着我七拐八绕,他突然喊道:“老熊!怎么今天收摊这么早!”
这个老熊五十多岁,肚子大的像孕妇,满脸胡子拉碴,一副不修边幅的粗人形象。
“老王,你怎么有空过来了,这天是越来越冷了,没人买东西,还不如早点收摊回家睡觉。”
我扫了一眼,这老熊摊子上没一件真货,全是假货,什么假绿松石项链戒指,假珊瑚手串,各种假的藏传文玩等等,估计所有东西全加起来,进货价不超过五百块,这种不入流的摊子,是怎么搞到人头罐儿的?
文文爸说:“你先别忙着收摊,有个事儿问你,前年我从你这里买走个人头罐儿,还记不记得?花了三千块。”
“草,你要退货啊?这都过两年了,可退不了啊。”
“不退货,我就是问问你,那人头罐儿从哪里来的,是你收的还是捡的。”
“捡的?开玩笑!你去捡一个让我看看!”老熊双手揣在大衣袖子里,瞪眼道:“那件东西是我花2800,从一个锅庄后代手里买来的!当时我急用钱,就挣了你两百!”
我听到一个词,“锅庄后代”。
感觉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文文爸给老熊递烟,追问具体是哪家锅庄。
老熊接烟就抽,他十根手指上全缠着白胶布,估计是冬天皲裂了。
老熊深吸一口,吐出烟道:“东西是锣斯堡的包家锅庄后代卖我的,他们家好东西可真不少,只不过咱他妈没钱收。”
“对了老王,我卖你那个人头罐儿上头有字,你知不知道。”
文文爸顿时惊讶道:“有字?什么字,不可能吧,我没看到有字。”
老熊咧嘴,笑着说:“原来你还不知道啊,那个人头罐儿脑瓜子后头有字,你晚上找个桶,把它泡水里,用手电一照就能看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