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北派盗墓笔记 > 第97章 聊史问安

第97章 聊史问安(1 / 2)

书名:北派盗墓笔记 作者:云峰 字数:3148

什么叫小家伙就该用小家伙?
他这话我听着似有言外之意啊,不过我强忍着没发作。
“这么小的东西真能防身用?”我问。
这枪通体哑光黑,也就能比手机大上一点儿。
他道:“别看小,这实打实可是把好枪,我们行里管这种叫毒蜂,小却致命。
他拍了拍我肩膀:“另外,这东西好不好用不在于大小长短,而在于使用之人的技术,控制好距离照样能一枪要人命,你也是混的,知道江湖上有些拳脚高手,这东西正好克制他们。”
我特意要小枪自然有我的考虑,我们常年在外跑,这东西小了就好藏,真哪天遇到警察搜身了,我就算藏进裤裆里他也看不出来,万事小心,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
“多少钱徐叔?”
“别提钱,就当我送你的见面礼,你回去跟银狐讲一声,如果大家做不成朋友,那最好也不要成为敌人,这年头风声鹤唳,大家都走自己的路子平安发财就行了。”
我立即道:“话我可以帮忙转达!但咱们一码归一码!东西我必须花钱买!”
我强硬给了五千块钱,跟着把头时间久了,我明白很多看似免费的东西背后都有人情债要还的,随后他又给了我一小盒“狗粮”,我没细数,差不多共二十发左右。
我以前藏过两次枪,后来都被把头没收了,这次我打算回去以后好好跟把头说一说,因为我们面对的危险都是未知,留一把这东西防身是对的,况且不到紧要关头我也不打算动。
据我了解,面包车里这些枪百分七十是自制,另百分三十来自上世纪yUe南的翻新货,那时候网购刚兴起,很多零件相对容易买到。这个人后来被抓吃了花生米,就是栽在了一把yUe南翻新货上,他现在要是还活着的话,我估计快有八岁了吧。
有人说我怂,没有年轻人的骨气,看到势力强的人就想巴结,说这话的那是不了解他,很多时候要是不这么做,我早死了,而且是找不到我尸体的那种。
我刚入北派那阵一心想自己做行业第一,就像最近流行的那首西楼儿女歌里唱的,“陌生的朋友你请听我讲,许多年前我也曾有梦想”,但现实是经过了一年又一年,我的性格和对外说话开始趋于圆滑,我想许多人会和我一样,是这个社会改变了我们。
“浙江绍兴徐XX”,他这人犯的事儿很大,会玩电脑的或许有本事查看到什么什么裁判文书,那上头列的条条大罪随便哪一条都够牢底坐穿,如果在古代犯了这些罪,足够牵连九族。
他干过的事儿我就提一件,现在有网络很方便,可以试着搜以下这几个字。
“浙江诸暨第一悬案。”
诸暨的80后可能小时候听大人讲过这个事儿,当年诸暨的“连环持枪抢劫杀人案”,“绿洲珠宝行千万黄金翡翠被抢案”,那是多少年后,费了多的大劲儿才破案。
当时根据一枚yUe南翻新枪上残留的生物样本dna,后来把犯案人锁定在了是“某个徐姓家族后代中”,硬是查了近四十米长的族谱最后才把他抓到。
......
回到店里喝茶,我笑道:“徐叔,我听你的口音里虽然有诸暨话的味道,但你肯定不是诸暨的。”
“怎么,你想查我老底儿?”
“我没那意思,就是单纯好奇问问而已。”
诸暨话自成了一脉,比如,“老板你想买啥书”这句话,诸暨它这里一般会讲:“劳掰马阿子虚?”
虽然离的近,但这句话你让杭州人或者义乌人来讲肯定不是这样。
我感觉他口音偏浙江东那边儿些,也就是宁波那一带,因为我和李康阳那些宁波人打过不少交道,所以我能听出来。
他道:“想了解我一些底细?告诉你也没什么,我是宁海人,早年我在老家干的机械五金生意,后来穷的吃不上饭了才混社会。”
我心想果然,原来宁海的。
“西瓜头....不是,是你干儿子告诉我,那件宋代银瓶是当年方腊遗物,关于这一方面的东西我还想多了解一些。”
他伸手想掏烟,我立即递过去说抽我的。
他深吸了一口烟,眯着眼道:“我干儿子没骗你,那东西确实是当年方腊死后留在淳城的遗物之一,如今全国只有浙江和福建这两个地方还有人信摩尼教,你听没听说过霞浦县柏洋乡那个地方?”
我摇头说不知道。(摩尼教重要的霞浦文书是2009年被人发现,当时还是2006年呢,所以关于摩尼教很多东西都是两眼一摸黑的。)
他又问我:“那你知不知道淳安这里在宋代的时候叫什么?”
我说我知道,狮城有千年历史了,但淳安在宋代末期那阵应该叫的是“青溪县”。
他点头:“看来历史这方面你还挺强,这点就连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历史上青溪改淳安,是在方腊被皇帝处死后才改的。”
他一点我就透,宋徽宗这人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改名,你看他改的年号都是“宣和,重和,政和”,就是说他特别想追求安稳。
那“安”字意思也一样,“淳”在字典里的意思又是指淳朴老实。
从这点看出来了,宋徽宗当年希望这个地方的人老实安定些,都他娘的别学方腊造反。
一座城,因为一个人而改名,那这个人一定要在当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才行,所以我说方腊和淳安有着骨子里的联系。
他看着我淡淡说:“这里民间一直有几句话不知你听没听过,有人说是方腊的藏宝诗,也有人说是普通的。”
“哦?愿闻其详。”
他想了想念道:“”十千加一点,冬尽便称王,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圣堂。”
我听后心里认真琢磨了一番,开口说:“十千可能是十个一千的意思,也就是指一万,那万字上头加一个点,那不就是方腊的方字嘛?”
“冬尽便称王,意思是冬尽春来那天起兵称王,浙水应该是指当年宋代的新安江吧。”
我皱眉道:“但这最后一句就有点儿耐人寻味了,显迹在圣堂,显迹意思可能是发生了在当时人看来是神迹的某个事件,那圣堂就可能是指和摩尼教有关的,当时活动的某个秘密场所,”
他打了响指:“这几句话片刻功夫让你分析了个七七八八,不愧外号是什么北派神眼王,你小子不光吹牛行,的确有两把刷子。”
我立即更正说我他娘外号不叫什神眼王,我叫神眼峰。
他道:“历史记载关于方腊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凌迟,一种是腰斩,其实都不是,真相是几百年前他是上吊死的。”
“上吊死的?这不可能!他当年犯的可是造反罪!这种在当时不可能留全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