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17章 火铳的区别

第17章 火铳的区别(1 / 2)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2401

“大人,火铳等一干物资全部都被取回来了,全部都在这里。”
钟大成恭敬地指着地上袋子。
温越点了点头,从袋子里抽出一把火铳,这是一把三眼铳。
在明代,火铳一般分为三眼铳和鸟铳。
顾名思义,三眼铳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是一种短火器,使用铁或粗钢浇注而成。
使用时先在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在小孔处添加火绳,然后点燃火绳,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
在三眼铳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故此在边军中,相比于容易炸膛的鸟铳,军士们都喜欢使用三眼铳。
不过安全归安全,三眼铳有个致命的缺点,他的射程较近,再次装填速度太慢。
只能在三四十步内保持相当的威力和足够的射击精度。
超过五十步,就只能重创不披甲的目标,对穿戴盔甲的敌人造不成威胁,而超过一百步,对一般不披甲的敌人也造不成威胁了。
而一杆打造精良的鸟铳在八十步之外,能击破二层湿毯被子,在五十步之外能击破三至四层湿毯被子,威力极大。
按照温越的想法,墩所内最好人手一把精良的鸟铳,但想想这是异想天开,在大明历史上,人手一把精良的鸟铳,只有威名凛凛的戚家军。
而且随着大明官僚逐渐腐败,国势趋下,别说鸟铳了,许多军队的火器营有充足的三眼铳就不错了。
可能是三个鞑子脑袋换十八杆火铳的生意很值。
陈长金并没有在这些三眼铳上做手脚,给过来的火铳全都是品相较好的,没有残次品充在里面。
检查完火铳。
温越将墩所众人召集在一起,把准备夜袭鞑子的事情和他们说了。
除早已得知此事的祖柏、祖季几人,墩所其他人面面相觑,都有些迟疑。
虽然白日里温越大发神威,但那是在围墙之内,真要离开墩所夜袭鞑子,大家心里不免有些发怵。
温越并没有生气,将心比心,如果他是这些人其中一员,听到要去夜袭鞑子,自然也会考虑一下。
“我去!”
人群中突然有人应声,众人定眼一看,竟是刘勇。
刘勇的妻子陶氏没有想到一向偷奸耍滑的丈夫,居然第一个站出来,立即在旁扯了扯刘勇的衣服。
“你这婆娘不识好歹!”刘勇骂道:“今日如果不是温大人射了那一箭,你还有命在?!”
陶氏顿时沉默不语,缓缓地放开了刘勇的衣服。
“好,算个好汉!”温越大声道:“还有谁?”
“我也去!”马名喊道:“我相信百户大人,此行必定成功!”
“我也去!”
“带我一个!”
……
有人带头,剩下众人一一鼓起勇气,举手相应。
到最后,墩所内除了妇女外,所有男儿汉,包括白天救下的百姓中的,全部举起了手臂。
这一幕,被新来的朝安、朝宁两名夜不收看在眼里,震惊不已。
可要知道温越并没有逼迫这些墩军,而是给了墩军们选择的机会。
外出夜袭鞑子,又不是在墩所内防守,鞑子凶狠无比,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祖柏喃喃道:“这仅仅是才短短一天啊……”
吴三桂也在旁看着这一幕,脑海中不知在想什么。
“好!”
温越大声道:“听我命令,准备器械,天色一暗就出发。”
“是!”
众人齐声,各自行动。
吴三桂则找到了温越,兴奋地问道:“温大哥,我晚上该干嘛?”
“看到这些三眼铳没?”
温越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
“看到了。”吴三桂点头。
“你找两个胆子大的百姓听你指挥,等会拿着一人拿几杆三眼铳,晚上的时候见机行事。”温越道。
“成!”吴三桂兴奋不已,就要转身去找人。
“对了,先练习一下,教教他们怎么装填发射,别到时临阵磨枪。”温越在吴三桂的身后叮嘱道。
“知道了。”吴三桂应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