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59章 叛贼要来?

第59章 叛贼要来?(1 / 2)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2426

青牙墩。
离吴襄到来,击退建虏的两个牛录,已经是三天前的事情了。
这三天的时间。
吴襄领着吴三桂带领他的部队,还有一些大明百姓,上了船只,离开了青牙海湾,在北方海边的二十里地藏了起来。
一旦有机会,他们会有顺流而下,前来支援。
并且也在青牙海湾旁,留下了几条小船,以备温越逃跑所用。
温越与留下来的二十名军士,将青牙墩周边的尸体清理完毕了,鞑子的无头尸体集中在一起焚烧掩埋。
被驱赶的大明百姓尸体也搬远了集中掩埋。
而在墩内被鞑子射死的百姓,则另外选了一个地方,进行挖坟掩埋。
那名在冻土上刻下字的军士,也埋在一起,不过他的墓前有块石碑,上面没有其他字,就只有一个“明”字。
做完这些后,青牙墩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防御工事。
先是围墙,将围墙上的箭矢拔出重新填补缝隙,然后是围墙外的壕沟,将里面的大明百姓尸体给搬出后,又将壕沟重新加宽,还多弄了两条出来。
最后是整备火器,将火器保养,各种火药弹丸分别备好。
做完这些,温越便领着墩军们大吃起来,保持体力,以防鞑子随时可能到来的进攻。
前些日子的战争,导致许多的牛羊受灾,为了不浪费,这些都进了温越等人的肚子里。
这三天的时间内,双台堡也派人来过,来的还是陈长金。
看着墩所大战过后的惨烈景象,他咂舌不已。
然后便提起了想要将火器拿回去的事情,这温越哪能答应,直接给了陈长金两颗战场打扫后遗漏的鞑子头颅给他。
陈长金自然是知道火器要不回去的,过来只是发发牢骚,却没想有这意外之喜,当即欢天喜地,闭嘴不说。
不过却也没有马上走,而是在青牙墩内寻找着什么,像是在寻找某个人影。
温越也搞不清头脑,不知道他到底在寻找什么。
直到有夜不收告诉他,在双台堡附近听闻了吴襄之子吴三桂在双台堡内的谣言,温越这才恍然大悟。
敢情双台堡还在寻找吴三桂,想要以此来求吴襄留下来帮忙驻守啊。
唉,他们恐怕还不知道吴三桂早就被吴襄找到了,都已经离开三天了。
温越摇摇头,没有管这个谣言。
对他来说,现在继续稳固墩所,吸引更多的鞑子注意力才是。
很快一天的时间,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
翌日。
温越起了一个大早,看着屋外的天气。
万里凝云,寒天冬雪。
辽东地区冬天时间比较长,到了三四月份温度才会上升。
“算算日子,建虏已经在山海关外逗留三四天了吧?如果历史记载得不差的话,可能再过个四五天,努尔哈赤便会收兵撤回沈阳了。”
温越心里默默想着,考虑着努尔哈赤撤兵之后该怎么办。
这时。
青牙墩外,有几个黑影疾奔而来。
温越凝神望过去,是祖柏、祖季他们,马速很快,马蹄在洁白的雪花上留下一连串的脚印。
只是半刻钟就到了青牙墩面前。
“放下吊桥,打开大门!”
温越朝悬楼喊道。
留在悬楼上守卫的墩军,立即听从命令。
哧啦哧啦的声音响起,大门朝两边拉开。
祖柏、祖季几人的马速不减,直呼呼地冲进了青牙墩内。
“百户大人,有敌人的消息了!”
还不等骏马停下,马背上的祖柏就高声喊道。
这话引起了墩内众人的注意力,纷纷侧头朝这边看来,建虏再次袭击的人数事关他们该不该继续留守这。
温越沉声问道:“来的建虏有多少人?”
祖柏摇头道:“百户大人,不是建虏,是建虏的汉人军队。”
温越疑惑:“汉人军队?”
祖柏应道:“对,就是汉人军队,全是步兵,极少骑兵。打着的是汉人总兵的旗号,旗帜上写着的是‘孙’字,人数共有五千人,离青牙墩还有三十多里,大概下午能到。”
“‘孙’字旗号……”温越思索片刻,讶然道:“不会是导致广宁城失陷的叛贼孙得功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