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99章 继续招募

第99章 继续招募(1 / 2)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2367

又是三日后。
温越领着一行五十人的帮忙运送物资的军士,回到了青牙墩外。
这三天的时间过去。
青牙墩外的三十户军户建造的地窝子已经有模有样,按着温越吩咐过的,排列整齐,末处还建造了四个茅厕。
看到温越回来,张大春立即带着一行人迎了过来。
张大春一边指挥着军户上前,把粮食和耕牛给安顿好,一边有殷勤询问温越这次远去山海关可算辛苦,又是称赞佩服温越厉害,一出手又带回来了这么多物资,再就是朝墩所内招呼他的婆娘赶快烧火做饭。
众人见他这样,俱是好笑。
而那些军户们也是一个个喜笑开颜,倒不是笑张大春这着急献殷勤的样子,而是看到了数量不少的粮食和耕牛,知道温越所言不虚,能保障他们的粮食,一下子放下的心更多了。
那五十名帮忙运送物资的军士,看见温越并没有留他们吃饭的意思,为首的队官很识趣告辞离去。
这是当然。
袁崇焕对他的防得死,特地交代过了,哪怕温越用任何理由,都不准有军士加入他。
这五十人离开山海关时,已经被千叮嘱万嘱咐过了,即便温越强留下来,也必须回山海关的。
不是自己的人,干嘛要给他们吃饭。
温越精明得很,囊中羞涩,做什么事情都要精打细算,这五十张嘴下去,得要一石多粮食呢!
回到青牙墩,温越稍微休息了下,便四处看了起来。
眼下青牙墩已经有四十头牛了,还有若干羊、马、鸡鸭等牲畜,青牙墩内是绝对装不下了。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马上另建牛栏,将这些牲畜都处理好。
不然这寒冷天气,怕是要冻死。
想到这里,温越顾不得吃饭,立即召集张大春等人,让他们组织军户在青牙墩背风坡选择一个地方,建造牛栏。
而且要多建造几个,卢一恩他们回来的时候,必然也会带一点物资回来。
张大春领命,一时间又是呼喝,又是指挥,让这些军户开始修建。
两日后的午时。
温越在墩台上,远远地看见一大群人从山海关方向过来,这些人带着包袱,拖家带口的,共有一百多人,在十几个骑兵挎刀的骑士保护下,朝青牙墩而来。
温越知道,这是负责招纳流民的卢一恩回来了。
“祖柏、祖季,准备迎接卢一恩他们。”
温越下了墩台,招呼一声,领着人出了青牙墩,朝那边赶过去。
人群中最前方的卢一恩看见温越,立即下马行礼道:“启禀大人,属下惭愧,这次出去只收纳到二十一口军户。”
温越脸色平静,招纳流民成为军户,在山海关外本就困难,能有二十一军户已然喜出望外了。
扫了眼卢一恩带过来的流民,和大明普遍流民一样,衣衫破烂,面有饥色。
都是拖家带口的,各自挑着自己简单的行礼,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卢一恩,你起来吧。”
温越温和道:“你将这次出行说与我听。”
“喏。”
卢一恩站起身,一边和众人边往青牙墩的方向赶去,一边将这次经历缓缓道来。
他这次奉温越的命令,前往山海关外的抚宁、昌平等地,招纳流民。
一开始各州府官员还有不悦,这辽东大战过后,各地人口紧缺,到处都需要人手。
而竟然有人敢来他们的地盘招人口,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但等卢一恩拿出锦衣卫的身份,有得知是温越这只过江虎,各州府官员顿时焉了,并且在卢一恩的命令下,派人在州城中贴了告示。
可惜的是。
关内的流民数量是不少,听说这边招人,条件还不错,许多人心动。
然而,一听要成为军户,到山海关外去屯田,许多人又打了退堂鼓,到最后几大州府只有二十一户流民愿意过来碰碰运气。
而另外十三个骑着马的军士,都是卢一恩动用手上的权力,从各地的锦衣卫中命令过来的力士、小旗。
深知温越的喜恶,这些锦衣卫,卢一恩都仔细考察过,全是有些武艺本事的,并不是完全靠关系纽带成为锦衣卫的。
温越对此不置与否,大明末期的锦衣卫再好又能好哪里去?
即便有些武艺,在战场上不听命令,各自为战,真不如一些质朴百姓训练成的军阵士兵有用。
不过总体而言,青牙墩现在人手短缺,有人就行。
这十三个锦衣卫温越全部调给卢一恩管理,让他们负责青牙墩的安危,负责一些守岗事宜。
新来的军户来之前是被告知去屯堡的,可是到了这里,看到却是狭小破败的青牙墩,一个个都有些后悔。
然而,在山海关外,后悔药是没得吃了,只能站在原地面色不安。
温越安抚了他们一阵,把屯堡的事宜和他们说了一遍,又让张大春的婆娘周氏多煮一些粥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