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307章 亡,百姓苦

第307章 亡,百姓苦(1 / 2)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2931

天启四年,三月初八。
哨探的夜不收带着关内贼匪的消息回来。
三月初九。
温越下令,准备好的两千青牙堡军,带着部分新招募的军士,出发去关内剿匪。
一路顺海而下,一路通过山海关进入关内。
这时,管着山东半岛的登莱明末大清官袁可立,已经被魏忠贤设计告老还乡,接任山海关守将以及登莱等地的,都是阉党之人。
温越打了招呼之后,自然很容易放行。
海路上的赵率教那一路先不说。
就说张大春和马名领着的这一路军士。
这一路军士共一千二百人。
分成六个把队,其中四百人是新招募的军士,另六百人是老兵。
这还是青牙堡军的传统,以老带新,成军的速度会加快不少。
六个把队分为甲、乙、丙、丁、戊、己。
其中戊、己是两个新招募的两个把队。
黄恩成管着的是戊把,而张合城所在队伍是己把的甲队。
张合城为己甲队首领,金木兰则为己甲队的中的一伍长。
按照青牙堡军的规矩,出发前,都要去库房领取物资,比如路上的口粮,个人手上的兵器,身上穿着的盔甲等,运送物资的骡马等。
这些物资,不仅是青牙堡军老军士都有发到,就连新军士也每人都有。
让张合城震惊的是。
青牙堡居然财力如此强悍,每人都发下了一副铁甲。
要知道在大明军中,普通军士除了每人会发下鸳鸯战袄外,最多也只是发下皮甲和棉甲。
铁甲这样的,只能是将官才能穿到。
张合城曾经也想过给他手下的十几个家丁,每人身上置办一套铁甲,但苦于没有那个财力。
但区区一个青牙堡,不超过百里的地盘,竟然能够人人披上铁甲,若不是亲眼看见,简直不可置信。
每个新军士拿到铁甲后都是兴奋不已,但其中金木兰等几个女子却没有要铁甲。
因为她们体弱,加上还要拿上长枪、腰刀,背上各自的辎重。
而铁甲太重,至少有三十斤。
所以金木兰他们只是选了一些重量较轻的棉甲和皮甲。
物资领完之后,就是出发了。
从辽东往山海关朝廷有修建,加上路这些路平,都好走。
但进入山海关后,逐渐地有山林起伏,加上朝廷财政入不敷出,道路少有修建。
一路上坑坑洼洼,狭窄的道路,十分难走。
在行军途中。
这新老军士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那六百老兵对难走的道路没有一丝抱怨,遇到任何路况,速度竟然一点不减。
四百新军,则是走一步落后一步,跟不上老军的一点步伐。
这让好面子张合城脸上无光,尤其是看到金木兰那些女子的速度都比甲队中其他人都快,如果不是青牙堡军纪严明,他早就上手去打骂了。
当然,张合城也知道,这不能怪手下的军士。
这些人以前都是军户,才锻炼不久,身体素质还没有提高,能跟上队伍已经算不错了。
一行人离开山海关后,便一路南下。
路过好几个屯堡。
这片屯堡远没有关内的屯堡,防守严密,直到青牙堡军离着四五十米后,才被惊醒,发出警惕。
好在张大春及时派夜不收表明了身份,才没有引起误会。
而望着强悍精锐的青牙堡军士,这些屯堡一个敢出来盘问确认身份的没有,一个个都当成缩头乌龟,让青牙堡军大摇大摆地赶紧离开。
这模样让众人看得都是摇头。
关内防务如此破败,建虏要是破关而入,怕是一点时间也拖延不了啊,只能乖乖引颈受戮。
本来想着,关内要比关内要好上不少,毕竟没有建虏的袭扰,条件也没有那么恶劣。
可是越往关内,众人越发现越是荒凉。
路上很少看见有行人,偶尔路过一些村庄时,看到都是瘦得不成人形的老人,衣不蔽体的民妇和儿童。
路有饿殍冻殍,却没有人清理掩埋。
见得最多的是,那些结寨自保的富人豪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