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312章 青天大老爷

第312章 青天大老爷(1 / 2)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3408

要说这些材料也是温越花了大价钱的,其中砖块比较容易,青牙堡现在开了两个砖厂,建有数个砖窑,一天约莫可以烧制一万余块砖块出来。
只是石料和竹材花费了温越不少的银两,石料要从很远的地方山上开采运来,竹材也同样朝外购买,另外一些坚固的木材或是开伐,或是购买。
再就是因为时间紧迫,温越向百姓们征收石料,木材,也征收了不少数量。
当然,温越给予了他们补偿。
等开始打造灌井后,这些被征收石料木材的人家,会优先建造灌井。
如今。
在中前所外,温越穿着大红色的指挥使官服,在一干文官将领的陪同下,在田间边走边看。
众人有意无意都落后了一步,让温越走在最前方。
望着眼前百姓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原有的中前所官员都是感觉新奇,各是耳目一新。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被组织在一起,且没有任何怨言,主动干活,热火朝天的景象。
池有登开口道:“没想到啊,在这边境重地,常有贼寇袭扰的地方,却能看见如此热火朝天,宛如盛世的景象。操守大人,你做成这事,真让下官佩服啊。”
“是啊,等这些灌井开凿成功后,一个灌井就可以灌溉田地几十亩,之前是荒芜之地,都会变成良田,这都是大人的功劳啊。”
“大人之功,实在让下官等叹服。”
……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对温越进行称赞。
温越被众人夸着,却没有任何一点高兴之色。
他望着连绵的田地,微微皱眉。
别看现在这些田地都在开垦,有人在上面劳作,似乎到了夏收时候,就会产出源源不断的粮食。
然而,温越从各种情报得知,今年的大旱不容乐观。
从过冬之后,就没有任何一点雨水落下。
辽东这边还有,冬日降雪融化成水,还能延迟一二。
而从其他地方得到的消息,像关内,京师,山西等地,大旱已经成蔓延之势。
许多河流都已经变的干旱,诸多山地上的草树到现在没有变成绿色,就连华夏的母亲河黄河水位都已经下降不少,两岸都是枯涸开裂的土地。
这都是大旱的预兆,恐怕今年过后,百姓生活越发困难,民不聊生。
肆虐明末的流民大军要出现了,北边建虏那边又会来侵袭。
恐怕天启六年是个不好过的年头啊。
当然,现在离天启六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以先不用考虑。
离着近前的麻烦事,也有不少。
因为干旱,打造的灌井要比原来的预计要深。
如此一来,耗费的财力人力又要更多,又是一笔大消耗。
再就是因为干旱,越来越多的灾民进入关外投靠温越。
光是三月份,来关外投靠温越的灾民,就接近三千。
这些灾民大多没有衣服食物,大多是听着温越的好名声,凭着一股毅力过来,其中还有不少咬牙卖儿卖女凑够路费过来的。
对于这些灾民,温越不能放着不管,不能容易发生骚乱。
而对于如何甄辨灾民,将他们招纳成军户,经过了去年收留灾民的时候,众人早有一番心得。
温越先是派出青牙堡军士,负责巡逻治安问题。
又安排人指挥灾民到指定的地方,去搭建窝棚,到统一的地方去上厕所。
随后设立粥厂,每日一顿浓粥,让灾民不至于饿死。
又召集灾民中能劳作的青壮力,进行砍树采石,建造灌井等。
这是在以工代赈。
城外设立的粥厂只是能让他们勉强果腹,真正能让他们安定下来,不至于闹事的法子,还是以工代赈。
如今中前所这边在大量的打造灌井,建设各种水利工程,青牙堡那边开设了许多工厂。
只要这些灾民愿意干活,就会有一口饭吃,饿不死的。
并且有了活干,生活有了希望,这些灾民就不会变成暴乱的流民,会认真的干活下去。
现在就是如此。
温越和大小官员巡查了城外的灌井打造后,便又来到了粥厂外,这里的灾民数量不少,还时不时有新的灾民到来。
可所见之处,都井井有条。
新来的灾民到了之后,便会有青牙堡军士上前盘问身份,盘问完毕后,便会引到灾民聚集的窝棚处。
在这里可以等待每日粥厂发放的浓粥,并且在窝棚“大门”处,树立了许多告示牌,旁边有识字的文吏在大声宣读。
告示牌上是各厂招收员工的信息,只要有技艺者,可以报名,然后接受考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