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42章 关外风采

第442章 关外风采(1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499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青浦兄,小弟一路从延庆,永宁等地过来,诸多听闻了镇国将军的事迹,听闻自他出现在关外后,关外就一下子少了建虏入侵之苦。”
说话的一个身材中等,带着短须,约莫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名叫叶芝西。
另外一人也是一个中年人,做书生打扮,名叫宋潮。
两人都是秀才书生,但久考不得功名,各自游历天下。
双方一见面就是投缘,便结为知己,相约同行。
这日正好来到了关外,想看看温越的风采。
山海关并没有让两人多加感叹。
虽然山海关雄壮宏伟,有着“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可是对于见多识广的两人来说,并不算什么。
只是微微感叹一下就算了。
然而,进入关后的景象就让两人感觉震惊不已。
刚出山海关几十里地外,就有两座大城,一座是中前所,另外一座则是青牙堡。
这两个大城处于关外,乃是严寒地方,本应该清苦,可是却有着这两座不下于内地的城池。
并且看这两个城池的繁华程度,甚至不比江南等地的城池要弱到哪里去。
还有一点是内地的繁华城池所比不了的。
宋潮两人去过大明的许多地方,有繁华的城池,必然有污垢之处。
可是中前所和青牙堡两个城池的街道非常干净。
时不时还能看见有专门的人员打扫。
城中还建造了许多处专门用来洗浴的场所,不需要多少价钱便可在里面洗浴,寻常老百姓每两三日就可以在里面洗浴一次。
宋潮和叶芝西暗自猜测,这可能也是几年间这两个城池没有爆发疫病的原因。
另外,不论是在山海关还是中前所、青牙堡几地。
街道上都没有看见流民和乞丐。
两人稍微打听,得闻镇国将军在几个城池处,建有专门的收容场所。
但凡有流民进入山海关内,便会受到军士的盘查。
若是不能证明自己身份,便要强制收容,盘查之后,视结果再做安排。
更让两人惊讶的是。
除了有军士盘查外,山海关内还保持着极其严格的保甲制度。
只要是外来的人口,无论是来做何事,都必须要有当地的军户作为担保。
若是发现其中可疑人员,其他邻居保户没有上报的,实行连坐罪。
在这种严密的基层网中。
极少有奸细能够渗透进来。
像宋潮两人进入山海关后,就差点被军士,以及住宿的掌柜,将祖上三代都盘查出来了。
关外百姓对关内进来的其他人,非常警惕。
他们也非常抱团,对关内人非常自豪,也隐隐有一种排外。
这是当然的。
原本的关外是严寒之地,不仅要对抗恶劣的天气,还要对抗建虏,遭受兵祸。
可如今的关外,不仅少有兵祸,在镇国将军的建设下,人们食物充足,生活悠然。
在这乱世当中,俨然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给宋潮两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关外的百姓相比于关内的百姓,多了一种令人独特的气质。
宋潮两人讨论了许久。
总结出来,这个气质是昂扬自信。
与关内的百姓不同,关外的百姓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觉得生活是无比的美好。
这也是当然的。
山海关内的中前所和青牙堡两地,虽然是这两年才进入了温饱,每个人有充足的饭食。
但在这乱世当中,已然是超过了许多地方。
并且这里生活安定从容,不会朝不夕保。
许多关外主动涌入的百姓,看中的就是这一点,想永远定居在关外。
就算不能定居在关外,他们也想千方百计地留下来。
为当地官府或是百姓打短工,卖手艺。
或是参加官府组织的耕田队,开采队和畜牧队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