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四十九章 和方孝孺、解缙相约科举后再聚!

第四十九章 和方孝孺、解缙相约科举后再聚!(1 / 2)

书名: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作者:楚国隐士 字数:2496

第四十九章和方孝孺、解缙相约科举后再聚!
开什么玩笑!
跟方孝儒这种铁头娃结拜成异姓兄弟?
别说胡惟庸这种明知方孝儒结局的“剧透党”了,哪怕稍有一点城府的学子,也不会提出结拜这等冒昧的请求。
只有解缙这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的,才会这么说。
要知道,无论是结拜还是拜师,那可都是需要考虑良久的事情。
毕竟这关系一旦连上了,那断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年头,抄家、灭族的时候,这些可都是要算上的。
解缙一脸诧异的看向了胡惟庸,等着这位“陈兄”的解释。
胡惟庸笑了笑,随便找到了一个理由。
“方老弟,解老弟,不是为兄拿乔,实则为兄年纪大你们太多了。”
“不怕你们笑话,为兄长子都比解老弟你这要大上几岁。”
“我等既然有缘相聚,又颇为投契,又何必在乎此等虚礼?”
“难不成没有结拜,咱们便不能相聚交谈了?”
解缙平素里都是跟人讨论学问、诗文之类的,对于这些个“俗务”本就不擅长。
如今更是碰上胡惟庸一招“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好悬没当场破功,连忙摆了摆手岔开了话题。
“哪有!”
“既然陈兄说不方便,那解某不提了便是。”
“不过,解某另有提议,不如我等以后考完试以后,再在这栖霞寺相聚,聊聊考试、说说考题?”
说到这儿,还没等其他二人回答呢,解缙当先苦着脸先给出了个理由。
“倒不是其他的,主要是小弟我这次真被胡大人那道怪题给弄怕了。”
“两位兄长皆为才智高绝之辈,想必到时候也能帮解某参谋一二。”
“依解某之见,以后胡大人的题,怕是会愈发的刁钻,这要是没几个得力的兄长一同研究,到时候解某怕是会束手无策啊!”
方孝儒之前一直没怎么说话,此时听解缙说起了栖霞寺再聚讨论考题一事,反倒是来了谈兴了。
“如果是为了讨论考题的话,那方某倒是愿意参加!”
“胡大人的题……虽有些机巧在其中,但属实有些离经叛道了。”
“方某觉着,若还是按照以前的路子去琢磨的话,方某必会落榜!”
“唉,胡大人此举,对我等学子太过苛求了啊!”
听着方孝儒在那儿抱怨自己,胡惟庸纯粹当做没听见。
因为他知道,对于方孝儒这种一板一眼、最最传统的士子来说,仅仅说自己一声离经叛道,已经是最平和的说法了。
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还不知道别人骂得多狠了。
但胡惟庸不在乎。
伱们爱骂骂呗,老爷我是能亏一两银子还是能掉一两肉啊?
只要朱元璋父子俩不来找本老爷的麻烦,那本老爷绝对坚持着败坏名声这条路线不动摇。
不过,胡惟庸没想到的是,他自己都还没开口呢,倒是一旁的解缙提出了不同意见。
“方兄,解某倒是觉着胡大人此举称不上离经叛道。”
“甚至,解某觉着胡大人这题出的还不够!”
一听解缙这话,胡惟庸顿时来了兴致。
难得啊,乖乖,这还是胡惟庸头一回听着有学子说自己的题出的好的呢。
“哟,大绅(解缙表字)这是话里有话啊,来来来,某听听你的高见!”
解缙还真不是胡闹,他一本正经的看着眼前二人,下巴微抬一脸傲气的说道。
“二位兄长,在解某看来,这科考,光是四书五经,还分不出高下来。”
“不过是解某十岁前便能通读背诵的经义罢了,光考四书五经,显不出咱的本事来。”
“依解某来看,最好如胡大人那般,另辟蹊径出题,固然怪了一点、偏了一点,但显本事啊!”
“依解某看来,这科举本就不该让一帮子只知道死读书的蠢材、庸才考上。”
“所以,解某觉着,胡大人只出一题,还不够!”
“当然了,若是能有其他考官出些史学、农学、杂学的考题,那更好!”
“不这般,怎么显出解某的本事呢?”
胡惟庸愣住了!
这莫非就是学霸的自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