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道衍的来意(1 / 2)

书名: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作者:楚国隐士 字数:2449

第八十七章道衍的来意
看着站在自己对面满脸凶厉的道衍,再低头看了看手中资料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姚广孝”三字,胡惟庸猛然间觉着挺有意思的。
他头一回发现,原本的历史居然就这么明明白白的在自己眼前拐了个弯。
胡惟庸上辈子不是啥历史专业人士,对于明史的了解,更多地居然来自于和影视剧。
所以对他来说,除非耳熟能详的重要剧情人物,否则很多事情他哪怕其实已经改变了,他也不知道。
但病虎道衍和尚、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名号,胡惟庸怎么可能没听过?
可以说,朱棣能最终成为大明一代永乐大帝,究其根本的话,其中至少得有一半功劳算在了姚广孝,也就是胡惟庸眼前这位和尚身上。
是他,伴随着在朱棣身旁,不断的撺掇、蛊惑,让朱棣不再甘于老实当个藩王;
是他,从一开始就帮着朱棣出谋划策,时刻为了谋反而准备着;
是他,如同一个躲在朱棣背后的影子一般,出奇谋、决方略,挑动天下风云,却从未走到台前。
这人……甚至在野史上,已经有些神神叨叨的味道了。
但至少有一点胡惟庸是相信的,那便是这人本事是绝对有的。
至于说这人来了这里以后朱棣那儿还会不会按照原本的走向走,现在胡惟庸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
先把眼前的事情应付过去,到时候再慢慢看就是了。
“和尚,本官问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作何解?”
“回大人,以小僧看来……”
胡惟庸信口问,压根没想着故意刁难这人,而从结果上来看,这位黑衣宰相哪怕还没到历史上那等程度,但眼下肚子里的学识也足够惊人了。
至少应付胡惟庸这等问题是一点问题没有。
看着道衍和尚也就是姚广孝这一脸淡然、无欲无求的模样,胡惟庸觉着自己牙帮子都是酸的。
怎么就然跟自己碰上这种混账了呢。
胡惟庸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于姚广孝这种人来说,功名利禄这些东西,他已经不在乎了。
或者说,这种人对于物质方面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他想要的,是精神世界的超脱和理想的实现。
也就是说,他这种人认死理不说,还特么有能力闹出大动静来。
眼下对于他来说无非就是缺了个渠道和平台罢了,否则,这会儿他已经开始暗戳戳的弄出些动静来了。
想到这儿,胡惟庸猛的来了兴致。
如果这么一说的话,似姚广孝这等唯恐天下不乱的“乱臣贼子”,这忽然间跑来“应聘”这么个僧官,这本身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行为啊。
他图啥啊?
胡惟庸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厮不爱财、不好色,甚至连名扬天下这等普通人能想一辈子的好事儿,对于他来说都是无所叼谓。
这厮,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
如今这厮跑到自己眼前了,这要是不把对方的目的摸清楚,反正胡惟庸是睡不好了。
再次选了几个题目,跟姚广孝假模假样的过了一遍以后,胡惟庸略带倨傲的颔首道。
“道衍和尚,你的学识本官已经见识到了。”
“比起伱那些同行来说,你确实要强上不少。”
“这样,你也不用继续等着浪费时间了,本官直接授予你僧官职位,作为你今日里表现优异的奖励!”
胡惟庸这可不是乱来的,他是真的有这样的权限的。
“僧官”的考核看似需要好几轮的筛选,可实际上每位考官手里都有几个名额能直接授予自己看中的人。
这于公来说是为国取士,是为了不让人才沦落。
而于私来说的话,则是礼部借此机会给自己部门里的人发了点小小的福利罢了。
而胡惟庸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礼部人士,但既然他也参与进来了,那自然是要分一杯羹的。
反正僧官这东西,名额又不是那么规范,多上几个罢了,压根不会影响到其他人,那自然就无所谓了。
可胡惟庸轻描淡写的给出一个僧官职位后,道衍却同样云淡风轻的双手合十微微一揖,就算是谢过了。
半点都没有旁边看着的那些小吏预料当中的欣喜若狂。
这对于这几个小吏来说,简直不可理喻,看着姚广孝那模样显然把对方当成了一个恃才傲物的狂徒了一般。
只有胡惟庸心里明白,这人是真不看重这些东西。
或者说,他看重的东西,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僧官能改变的。
可胡惟庸在怎么明白,那也不过是他的猜测罢了。
所以,他脸色一冷,满脸不耐的厉声斥道:“怎么?”
“道衍和尚,你似乎对这僧官一职有所不满?”
“还是说,你这趟应天府之行,只是过来看看热闹?”
道衍原本低着头在那儿装慈眉善目来着,可听到胡惟庸这番话却猛然间抬起了头,宛若一直真正的猛虎一般直直的看向了胡惟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