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牛人写牛书

第一百九十七章 牛人写牛书(1 / 2)

书名: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作者:楚国隐士 字数:2503

第一百九十七章牛人写牛书
对于许多人来说,今日里出现的《大明周报》确实是一个解闷、打发时间的好玩意儿。
可对有的人来说,这报纸代表的可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了。
无他,实在是这报纸上刊登的征稿启事,写得太过诱人了。
要求很简单,只要你是大明百姓。
那么无论你是何身份,都可以把字迹工整的稿子投递到大明周报社来。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杂记,只要质量不错,那么都可以刊登在报纸上。
而说完要求之后,待遇才是最吸引人的。
稿费就不用说了,胡大老爷为了早日从报社解脱,同时也为了收到优秀的稿件。
给出的稿酬真不低了。
当然了,这时候还不叫稿酬,只能文雅一点叫润笔。
不同于后世习惯按照“千字”算价,这时候可没有后世那些大水喉出现。
这年头就没几个习惯写长篇的,能写个几百上千字的都算不错了。
因此,胡大老爷非常善解人意的重新弄了个单位:每百字XX文。
没错,胡大老爷这里,是按照每一百字算一次稿酬的。
管你其他人怎么弄,反正按照胡大老爷的想法,写手嘛,多给几块钱也亏不了本。
当然了,这个稿酬计价方式针对的是时文和话本一类的长篇文来着。
像是诗词歌赋这些,则是直接按照一篇一篇的算价钱的。
如今反正陛下已经批准了,那胡大老爷还能有什么好避讳的。
干呗!
当然了,真正重要的是,怎么把报纸的销量给弄上去。
对于胡大老爷来说,报纸的质量暂时还能稳住,但怎么尽快扩大销量,就是他要琢磨的事儿了。
依照他上辈子大概了解的知识来看,最开始的时候的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手里有点闲钱、识字的中产。
这个时候的中产,可跟后世那空有一套房子,天天累得跟狗一样,然后不断还房贷、车贷的白领中产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中产,十有八九都是家里有百亩以上的田地,能保证每年都能收到地租的存在。
而且其中不少人还在应天城里有其他产业。
而这些产业、田亩都是能传家的。
所以,他们这些人就是最开始的客户了。
但……若是想扩大销量的话,把目标光放在他们身上肯定不行。
胡惟庸此时考虑的便是,怎么扩大在普通民众当中的销量。
他所说的普通民众,指的可不是那些一年到头在地里哭哈哈的老百姓。
那些人,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在报纸这等“奢侈品”上消费的。
真有闲钱,他们还不如赶紧给家里添置点东西。
哪怕是一撮盐、一块布,那也比报纸要有用。
毕竟他们都不识字不是吗?
因此,这些人,至少暂时来说,压根没在胡大老爷的目标销售群体当中。
他瞄准的,实际上是那些识字的乡绅以及乡贤。
这些人在大明各地其实是有很多的。
他们有的是辞官回家的,有的是拿到功名以后暂时没去当官的。
还有的,则是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明明能当官却不去当官的。
反正这些人,有两个普遍的特点。
家里有地、在地方上有声望,另外跟官场多多少少有联系。
这些人甭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在乡下或者城市里看似平日里只要处理家族的一些事情,其他的啥也不干。
可实际上,这些人不仅兜里扎实得很,在当地的威望也相当高。
绝大多数时候,皇权不下乡这五个字,说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乡绅在当地已经形成自治了。
这些人无疑就是胡大老爷最好的销售对象了。
而稍微一琢磨这些人的喜好就能明白。
老男人嘛,一号吹牛逼二号看妹子。
看妹子的事儿,报纸暂时没法做到,可吹牛逼的事儿,报纸可以帮忙啊。
这不,时文板块,既要有那种“嘴替”形式的情绪引导文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