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初唐小闲人 > 第42章 难以招架的乡土情

第42章 难以招架的乡土情(1 / 2)

书名:初唐小闲人 作者:子率以正 字数:3603

“二叔公,杀鸡就不必了,孙儿在草原上顿顿吃肉,都快吃吐了,想的就是家里这一口粮食。”
李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女人堆里挣脱出来。
才刚刚走到二叔公身边,就听见他要杀鸡给自己补身体,急忙出声制止。
他从原身的记忆中得知,这位二叔公不仅是被太上皇嘉奖过的人瑞,更是称得上满门忠烈,他年轻的时候打过突厥人,打过高句丽,两个儿子在大唐立国时战死在洛阳。
还有两个小孙子,贞观元年的时候战死在泾阳县。
这样一个孤寡老人,他怎么忍心吃掉老人家辛辛苦苦饲养的鸡。
说完这句话,他生怕老人家不信,急忙从桌子上拿起一坨黑乎乎的糜子团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道:“这是王二叔家的面团吧,好吃,真好吃。”
啃了几口,他转头看向村长道:“王叔,不是有猴儿酒吗?”
村长当即如梦初醒:“有的,有的,二蛋你等等,叔这就去给你拿。”
说完,便像逃似的跑掉了。
二叔公回头看了一眼李让,怒哼道:“你就惯着他们吧。”
“那哪儿能啊,二叔公,您尝尝这个。”
李让笑嘻嘻的从桌子上端一碗煮得稀烂的野菜羹递到老人面前,面上还带着讨好的笑容。
很奇怪,李让明明是第一次见这些亲人。
但他却能很轻易的就融入人群之中,哪怕做出这种小孩子才会做的邀宠行为也没觉得有丝毫不妥。
甚至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怎么说呢,就好像出门多年的游子归家。
对了,是家的感觉。
这里的男人们是好迈的,女人们是粗狂的,村子里也没有什么男女有别,大家的嗓门虽然大,但聊的都是让人听了便心生亲切的家长里短。
这一刻,他觉得他就该是李让。
桌子上的食物不算精致,至于味道,更是谈不上可口。
但大家吃得都很香甜。
孩子们为了一个菜团子你争我夺,女人们为了多吃一口粮食塞得腮帮子鼓鼓的,男人们喝着浊酒询问李让在草原上的经历,李让一边吃着往日里难以下咽的糜子面团,一边回答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叔伯兄弟的问题。
还有老人,他们的牙齿酥了,或者已经掉光了。
但仍旧能自己用木勺喝着煮的烂糊的野菜羹。
这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什么纸片人NPC,两个时空的李让,在不知不觉间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在草原上无论如何也没办法下口的浊酒,李让端起来就喝掉一壶,喇嗓子的糜子面团李让吃出了一股独有的粮食香气。
让李让内心感到奇怪的同时,又觉得理所当然。
庄户人家的粮食总是不够吃的,今天晚上是给李让的接风宴,女人孩子敞开了肚皮吃,所以桌子上的食物很快就消失了。
但是没有食物,并不能影响村里人的热情。
一群孩子嘻嘻哈哈的打闹着央求母亲给自己讲故事。
同时,李让这边的故事也正式达到了高潮。
村长率先忍不住疑问出声:“娃子,你说的那个火药,真有那么大威力?”
他一出声,汉子们的声音便不绝于耳。
村东头的李二叔也问道:“不可能的,什么东西能把地上炸出那么大的坑,除非是你请来了雷公爷爷。”
瘸腿的钱三叔道:“你还别说,上一次村外道观里的道长炼丹失败不就把道观炸没了吗?”
少了半个手掌的赵大伯问道:“娃子,既然安将军带着你杀进了突厥帅帐,那突厥大汗长啥样你看清了没,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长着三个脑袋六只手?”
听着汉子们的疑问,李让一一解答,他笑道:“火药的威力就是那么大,现在陛下已经知道了火药的秘方,以后叔伯们随军出征,说不定还能有接触到的机会。”
然后又转头看向赵大伯笑道:“大伯,长着三头六臂的是哪吒,不是突厥大汗,小侄当然看见了突厥大汗,甚至突厥大汗还是小侄亲手抓住的。”
听见李让这么说,一群人顿时好奇追问起来。
“突厥大汗是你抓住的,那娃子你可是立了大功啊。”
“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陛下不赏你个官做做?”
“既然你抓到了突厥大汗,那为什么不把他带回来给俺们也看看?”
“听说突厥人杀不死,娃子你是咋抓到他的啊?”
面对着一群叔伯脑洞大开的问题,李让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这些问题要他怎么回答呢?
关键时候,还是一直安静的听着李让讲述的二叔公敲了敲鸠杖,不满道:“恁们话咋多,让二娃子讲。”
老人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他一开口,汉子们顿时闭口不言。
李让感激的朝老人笑笑,继续说道:“要说这突厥大汗,那真是一只大老鼠,不仅胆小如鼠就算了,最后更是在小侄的追击下躲进了老鼠洞里,就是草原上那种和豚藸一样大的老鼠。
当时安将军带着小侄,还有其他的弟兄一直追出阴山大营两百里,本来都要放弃了,但小侄突然发现一个老鼠洞里面有血迹。
于是果断建议将军挖开那个老鼠洞,这一挖可不得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