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压寨先生 > 第128章:谢余的打算

第128章:谢余的打算(1 / 2)

书名:压寨先生 作者:半斤乔老豆 字数:2538

有了德海大师的五千两银子,谢余终于可以放开拳脚,大批量地购买自己所需原材料了。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蒸馏酒的工具。
谢余在院子里单独弄了两个大房间,当成蒸馏酒作坊。
在等待德海大师消息的同时,谢余也让六子等人,按照他的设计,对那蒸馏酒作坊进行改造。
他不仅仅要做蒸馏酒,等条件成熟了,他还准备做啤酒。
最后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酒作坊就改造好了。
将买来的基酒投入实验,最后谢余发现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一天可以出酒三百多斤。
按照谢余和宋晖风之前商量的价格,一斤神仙醉的拿货价是三两银子。至于说卖价多少,谢余就不管了。
最后扣掉成本,谢余这酒作坊每天的净利润,差不多能到八百两左右。
真正的一本万利。
而当谢余招呼着六子开始加紧生产的时候,德海大师也差行慧过来告诉谢余,他已经和马口镇上的酒贩们打过招呼了。
谢余的酒只要酿好,直接送过去就行了。
半个月后,谢余让陈忠等人,半夜带着灌装好的白酒,悄悄地离开了孙家庄。
然后在不惊动别人的前提下,把酒提前运到马口镇上已经提前租好的民房中。
谢余知道,自己这酒水生意肯定会惹人眼红。只要第一批酒水卖出去了,就会有无数人盯着他,想要找到那“酿酒”的秘方。
目前来说,这蒸馏酒算是谢余来钱比较快的独门生意。
所以能多守一段时间秘密,就多守一段时间吧。
翌日谢余带着白晓楠来到了马口镇,找到了包括宋晖风在内的诸多酒贩。
交割的过程很顺利。
最后五千斤酒,被八个酒贩子分了个干净。
谢余带着一万五千两银票离开了马口镇。
回到孙家庄,谢余先找来孙守义,并把之前承诺他的两千两租金交给了对方。
拿着银票,孙守义一张老脸开出了一朵菊花。
“大老爷,您太客气了……其实这钱不急着给也行……”
不急着给吗?
谢余笑着去抽孙守义手上的银票:“既然不急,那就过几日再给好了。”
结果抽了一下,没抽动。
孙守义紧紧捏着银票,笑容僵在了脸上:“额……过几日也成……也成……”
说是“也成”,但看他那指关节捏得发白的样子,谢余就知道想再把银票要回来,除非是砍了这老头儿的脑袋。
同样的反应,第二天也出现在了德海大师的身上。
当谢余把那五千两银票还给德海大师的时候,德海大师这个方外之人也假模假式的客气了一番。
再和谢余聊天的时候,德海大师还问起了谢余那白酒的产量问题。
“老衲有个朋友,是开封府那边的。他也对你这个神仙醉感兴趣。倘若谢施主白酒产量能跟得上,那每个月放我这寺中一二百斤,我倒也可以帮谢施主销一销。”
谢余笑了起来。
想不到这德海大师也会玩“无中生友”的那一套。
看破不说破,谢余随口答应道:“没问题!明日我就差人把酒送过来。”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德海大师一脸高兴,“谢施主可曾用过饭?如果没吃的话,那便……”
德海大师也是太过兴奋了,刚想说留谢余吃顿素席呢,他突然想起之前那五根鱼刺的事儿了。
于是德海大师话到嘴边又硬生生憋了回去:“那便……那便赶紧回去吃吧!”
这话说完,德海大师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修行多年的涵养功夫,此刻也几乎破防。
撵人回家吃饭?
这待客之道,怕是大雍朝开国以来的头一例吧?
都怪那斋厨的几个小沙弥偷懒,上次挑鱼刺的时候没有挑干净!
于是等谢余离开,德海大师气呼呼地跑到了斋厨,把那几个正在干活儿的小沙弥又骂一顿。
几个小沙弥一脸委屈:前段时间不是因为这事儿骂过一次了吗?怎么这骂人……还带回锅的?
……
之后的一段时间,谢余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酿酒上。
这酒水的生意也异常火爆!
看着谢余好像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赚钱上,其他事似乎全然不管了,白晓楠也觉得有些不舒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