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压寨先生 > 第311章:要么滚,要么死

第311章:要么滚,要么死(1 / 2)

书名:压寨先生 作者:半斤乔老豆 字数:2523

谢余不明白,德荣大师为什么说广南府的麻烦不在安南人身上。
当他提出这个疑问,德荣大师一番解释后,谢余这才明白,这广南府的形势到底有多复杂。
话说当初太祖皇帝建立大雍朝,这广南府还掌控在土司的手上。不过太祖皇帝那时兵强马壮,所以上位不到十年,广南土司就表示归顺。
太祖十五年的时候,广南府便设了起来。
而当时的广南府编制,就是一个知府、一个同知,下边还有照磨、通判、经历等官员。
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
不过因为广南府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很多人都不愿意来此为官,因此广南府的知府,往往由流官充任。
那时候流官知府大多数在省垣或者临安办公,很少有常住广南的。
所以从太祖皇帝时起,广南府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由同知来处理。
而同知,则一直由土司首领侬氏世袭。
不过永安年间,皇帝和外邦打了不少仗,国库亏空。
急需银子的他发现广南府这么多年,一直收不上多少税银。
于是他不高兴了!
他下了个命令:广南府的知府,以后不能再“遥控办公”。
哪怕是流官,也得在广南府“坐班”。
这下不光是那些知府们叫苦不迭,土司同知也一肚子不爽。
人家虽说是同知,但这么多年在广南府这一块,绝对称得上是土皇帝!
如今你突然安排一个“空降”领导过来,哪怕只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也让这个土皇帝处处掣肘。
后来永昭皇帝周祁登基,土司首领着实闹过几回,到最后干脆上书皇帝,问这知府能不能让土司自己来当。
周祁自然不会同意。
因此这广南府同知和知府……或者说是和大雍朝廷的矛盾,越来越深!
“如今的同知侬印祖,与那知府齐宏易之间,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气。其实早就不知明争暗斗多少回了。”
“这次安南政变,那莫登勇想要将黎家人斩尽杀绝!结果那黎氏王朝继承人黎宁跑脱了。据说那黎宁如今就在土司的手中。”
“但侬印祖不交人也不承认,就是希望安南人把事情闹大,让那齐宏易无法收场。等大雍朝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再出手。这样一来,他再要知府的官职,就名正言顺了!”
虽说德荣大师是个出家人,但不得不说,他对广南府的局势,还是了解的非常透彻的。
“这么说,想要彻底解决安南人犯边的麻烦,就得说服侬印祖?要么让他出手,要么让他把黎宁交出来?”
德荣大师点了点头:“不错!但想要说服侬印祖,就得让朝廷松口,封侬印祖为广南知府……”
这是个死结啊!
谢余笑了笑,对德荣大师道谢:“多谢德荣大师告知这些。您要不说,我真说不好要在这里做多少无用功呢。”
德荣大师摇头笑道:“不必客气。你既知贫僧师兄与我的关系,那想来与贫僧师兄一定也是关系匪浅。”
“贫僧在广南万寿寺经营多年,不说实力如何,但在江湖上,也算是能说得上话。你以后但有需要贫僧帮忙的,尽管开口。能帮的,贫僧一定帮!”
“多谢!”
因为担心南湖帮的人,会在大家回去的路上设伏。
所以谢余让陈义一人走小路回府兵大营,然后带人过来接大家。
半日后,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万寿寺内的水井,都被震起微澜。
僧人们差点以为是安南人的大军打过来了,一个个全都拿起武器准备迎战。
结果等两千多匹马在万寿寺门口停下,六子、大军等人杀气腾腾的从马背上翻身下来时,那些僧人们竟心生一种无法匹敌的感觉。
“谢先生、大当家的!你们在哪儿?”
六子的视线,被万寿寺的武僧们挡住了。
他喊了一声谢余和白晓楠,还没等谢余回话呢,六子已经举起手中弩弓,对挡在面前的众武僧道:“滚开!”
“不得无礼!”
谢余赶紧挤开人群,来到六子面前:“要不是这些师父,我们今天可能已经出事了!”
六子一听,赶紧收起弩箭,然后当着那些僧人的面,啪啪自抽了两个嘴巴子。
“对不住了,各位师父。我刚才有点急!”
这两巴掌下去,竟把嘴角抽出了血。
诸位武僧们也佩服六子的忠义,纷纷合十行礼。
道歉后,六子又看着谢余和满身血迹的白晓楠,着急问道:“大当家的、谢先生,你们伤着哪儿了?”
“哪儿都没伤着!”
“看吧,我都和你们说了,幸亏二爷我勇猛,把最厉害的对手全都挡下了,否则谢先生和大当家的非得挂彩不可!”
陈义在旁边一脸得意的邀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