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双壁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1 / 2)

书名:大汉双壁 作者:SSD 字数:2460

天上有仙宫,地上有长安。
长安城作为大汉的国都,尤其是在大汉立国百年后,更是这中原广袤大地的精华所在。
帝都长安城是普天之下,公认最为富庶繁华的城市。
“……”
长安城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附近遍布水网,是中原最大的产粮地。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它的面积,也是十分的大。
“……”
沣河、渭河源自沣峪河源,延绵数百里,曲折而下,其间黄龙咆哮,大浪卷沙的奇丽景观。
但到了长安城,附近因地势平坦,为之一缓。
由北城转向南城,河网宽敞,足足有三十余里,水流平和,无风也无浪。
而在这遍布水网的南城区,有一片极其出名的青楼区,名为“红海粉苑”。
女子以自身美色谋生,古来有之,且合乎当时的规矩。
春秋时期,齐桓公以管仲为丞相,实施变法,其中改变的就有向民间青楼改成官妓,以增加税收。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增加赋税,对于此等事情,更是宽松。
每当入夜,茫茫一片的河道,在月光、星光下闪耀着粼粼的光波。
夏季,河岸边,千树万花环合,姹紫嫣红,橙红青蓝紫,煞是好看。
一阵大风吹过,花瓣漫空翻飞,五彩缤纷,蔚为壮观,奇幻绝绝。
一座座花船,焚香袅袅,灯火通明,在水雾之中,来往穿梭,泛波于上下,舟船如龙,人潮似海。
放眼望去,河岸边的数不清的水石山林,曲径通幽,漫漫相连…
数百艘奇丽奢华的三层花船,在水道之上行驶着,仿佛是水雾之花,朦胧飘渺间,如诗如画,更添一种神秘之美。
歌舞欢笑声,丝竹清唱,莺歌女语之声,自众多的花船之上,袅袅传来,自河岸边岸望去,恍若仙境。
红海粉苑内的数百家青楼,其实并无固定场所。
三百六十五艘的三层花船,便是青楼会址。
每一日的入夜时分,事先约好的权臣们,会在沿岸一个个站点内等待。
花船们会特意向着站点行驶,靠近岸边,将客人们接到船上,随后掉头悠悠驶入河道深处,直到明日清晨,再送回原处。
而这一夜,客人们只要肯花银钱,保证会飘飘欲仙、乐不思蜀。
当然了,这一晚上的花费,也堪称是天价,绝非寻常的小富小贵之家,敢随意玩耍之地。
当然了,如果你家财万贯,一掷千金,那么你在这也能享受如同皇帝一般的待遇。
红海粉苑在长安,享有鼎鼎大名,几乎无人不知。
三公九卿,王侯世家寻欢作乐,首选之地便是这红海粉苑。
在长安,甚至是整个大汉,都知道红海粉苑是大汉最大的销金窟。
但却很少有人知晓,这座销金窟,背后最大的收益者,竟然是当今的皇帝汉武帝刘彻。
别的就不说,就单凭这红海粉苑,一年会给汉武帝刘彻带来百万白银的赋税,刘彻就不会让它倒。
而这百万白银的赋税,大部分都被刘彻,用在了御马苑养马的花销上。
深知要击败匈奴,必须要有好马的刘彻,在这方面是绝对不惜花费银钱的。
元光三年,一月五日。
日复一日处理政务的刘彻,实在是受不了繁重的政务,选择了翘班。
皇帝翘班和其他人翘班不同,没人敢拦,毕竟像皇帝建言,是有诛九族的可能性的。
翘班旷工之后,刘彻并没有选择待在皇宫中,而是在带着一群穿着便装的护卫,在长安城乱晃。
经历过百年和平的长安城,已经变得极尽的繁华。
华丽的四五层彩楼,高插入云,车马如龙,人潮似海。
满城尽是烟火之气,柳树秋槐于街道间层叠交错。
飞檐流瓦,金碧辉煌,骏马香车穿梭纵横,是身穿薄质丝绸的美女,多如牛毛,这便是无数人梦牵魂萦的长城。
刘彻看着长安城繁华的景象,一股自豪感从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嘭!”
四处闲逛的刘彻,猛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再看就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极其熟悉的小小少年。
“哟,这不是去病吗?”
刘彻看到是霍去病之后,双手抓住他,半弯着身子问道:“去病,你上这干嘛?”
“……”
“回舅舅的话,我想逛逛长安的夜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