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 第108章 给小刘的见面礼,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第108章 给小刘的见面礼,那还不是信手拈来?(1 / 2)

书名: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作者:汉子雲 字数:2550

这个时代拜师,可不是后世上学时,学生和老师那么简单的关系。
在古代,拜师是很严肃的事情,尤其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其子嗣拜师,就更需慎重。
毕竟拜了师,就是一辈子的事。
如师如父,在这里,可不是比喻,而是事实!
如今刘备竟然想让嫡长子拜自己为师,假如有一天,刘备登基称帝,刘仁继位的话,自己就是帝师。
换言之,除非自己犯下谋逆这样的大罪,否则这辈子都能过得荣华富贵!
要知道,连诸葛亮,都没有获此殊荣。
刘备临终托孤,只是让刘婵以尚父之礼对待诸葛亮,也没有让刘禅直接拜诸葛亮为师。
但凡事都有利弊,他倒不是担心教导刘仁,毕竟刘仁年纪还小,能学的东西有限,他担心的,是未来潜藏的世子,甚至太子之争。
一时间,张明陷入沉默。
刘备见张明犹豫,以为张明不同意,连忙说道:“知汉若是觉得为难,大可不用勉强,仁儿年纪还小,要不,等他再大一点了,到那时……”
“嗯?”
张明听出了刘备话语中的忐忑,接着又看到了身前刘仁的紧张,下一刻,他笑了。
“主公,没有为难,只是有些惊讶,一时失神,还望主公莫怪。”
“既然主公愿意将此重任托付于明,明定不会教主公失望,一定会好好培养仁儿的。”
张明斩钉截铁地说道,因为他想通了,既然担心,那就不要让此事出现便好。
如果刘仁足够优秀,优秀到刘备的其他子嗣根本就不敢窥伺其位呢?
或许很难,但是张明自信,有他来教,一定能够实现!
刘备听张明愿意教导自己的嫡长子,自然大喜,如此一来,张明将永远绑在自家战船上,这便是他不在乎曹操嫁女的原因。
“哈哈哈,好啊,好啊!”
“仁儿,虽然还没有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但是从此刻起,你便要以师礼对待知汉。”
“你,明白了吗?”
显然,这次刘仁拜师,刘备是准备大办一场了。
不过也能理解,因此张明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大大方方受了刘仁的大礼。
既然刘仁已经以师事自己,张明当然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心中略一沉思,嘴角不禁微扬,看到刘备的几案上,摆放的正是左伯纸,便道:
“主公,既然仁儿已认我为师,那做师父的,自然该给弟子一份见面礼。”
“来时匆忙,未有准备,不知可否借主公纸笔一用?”
刘备自无不许,更何况,对张明要写什么,他也十分好奇。
于是也来到张明身边,看到张明提笔,张明边写,他在一旁边轻轻诵念。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第一句读完,刘备眼神明亮如烛,他已经发现了,张明所写的,前所未有,必是教育弟子德行的文章。
果然!
从总叙,一直到余力学文,全文不过千余字,却让刘备看得如痴如醉。
不仅如此,看张明那信手拈来的模样,更让刘备心头震撼。
“军师啊军师,到底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呀?”
下意识的,刘备发出了灵魂一问。
“主公过奖了,世间学问万千,明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比如鼓舞士气,指挥将士冲锋陷阵,明便不如主公多矣。”
张明正色说道,他很清楚,什么是为臣之道。
一时间,君臣和睦,刘备也忍不住发出了畅快的笑声。
而随着他诵读全文,刘仁那小小的脸上,也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这清代李毓秀所作《弟子规》,乃是三言韵文,朗朗上口的同时,更通俗易懂。
毫不夸张地说,是古代封建社会,孩童启蒙的巅峰之作!
“知汉,这份礼,太大了!”
“这样的文章,真该让天下人都来看看,知汉不仅算无遗策,而且学识如海。”
“仁儿能拜知汉为师,真天大的福气,请受备一拜!”
以刘备的眼界,自然看得出其中不凡,岂止是孩童,他甚至觉得成人一样可以学习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