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少年老成陆伯言(1 / 2)

书名: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作者:汉子雲 字数:2516

时年十二月中旬,长江两岸白雪皑皑,今年冬天虽然没有去岁寒冷,但仍然处在第二个寒冷期,依旧天寒地冻。
不过所幸有棉服御寒,让一路乘船的张明等人好受许多。
今年这个年,注定要在吴县渡过了。
好在步练师早已抵达吴县,又有大乔小乔陪伴,让张明在吴县,也有一种家的温暖。
回到吴县,和老刘讲了一下关于山越的事情,两人便各自忙碌了起来。
虽然各地官员调动,人才征辟已经初步完成,但在张明看来,还远远不够。
对于官员调动,张明的建议是,不要局限于扬州一地,应该把荆州也纳入考量范围。
其次,人才方面,张明再次献上一份名单。
此时的张昭,正经历着曾经蒯良经历过的尴尬,最终也不得不亲自登门,表达敬佩之意。
敲打了张昭一番,看着名单上一个名字。
陆家,陆逊。
“如今士元为奋武军军师,随文长一道坐镇合肥。”
“我这书佐的位置,刚好就留给你吧。”
“不过在此之前,倒是该把周泰的事情解决,这样一员虎将,始终闲着,当真是浪费资源。”
想到这里,张明去找到老刘。
刚好鲁肃也在,张明也不用多跑一处,而是笑道:“子敬怎么有空来主公这里?”
鲁肃一脸苦笑,心中相当无语。
江东初定,事务繁多,你堂堂军师谋主,荆州别驾,不在吴县为主公分忧,反而跑去追孙权去了。
追孙权就算了,关键还追丢了。
追丢了也罢,竟然又跑去征讨山越去了。
虽说最终结果是好,基本彻底解决了山越之祸,但是原本已经快要理清的事务,突然之间又变得更多了起来。
如果不是张明说服了步骘和顾雍,二人及时抵达吴县,解了鲁肃燃眉之急,之后自己又及时回归,并给刘备推荐了一箩筐人才,鲁肃都想要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凭什么?
欺负老实人吗!
所以听到张明的问话,鲁肃一时无语,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话虽如此,但打心眼里,鲁肃还是佩服张明的。
刘备和鲁肃接触了一阵了,也有些了解鲁肃的性子,当下也是笑道:
“子敬哪里是有空,是有正事找我,倒是知汉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有空”二字,咬得格外的重。
张明嘿嘿一笑,开口说道:“汉室衰微,我等自当竭尽所能,辅佐主公兴复汉室,哪敢轻易放松,不过忙里偷闲罢了。”
能够将摸鱼说得如此理所当然,恐怕也就只有张明一人而已。
刘备闻言也是一愣,旋即哈哈笑了起来,伸手指向张明,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
“你啊你,说说吧,何事需要我出面?”
“主公英明,果真什么事都瞒不过主公。”
先给老刘吹了个彩虹屁,张明这才说道:“的确有一事,非主公和子敬不可。”
“周泰羁押日久,这么一员虎将长期居于囹圄,实在可惜,今日明特来寻主公和子敬,是时候去劝说周泰归降。”
提起周泰,刘备是又爱又恨。
爱其忠义,恨其不能为我所用,因此听到张明说要再去劝降周泰,瞬间就来了兴致。
不料鲁肃一盆冷水泼来,苦笑道:
“恐怕有些难,昨日我才去试过,幼平还是油盐不进。”
张明却微微一笑,故作神秘道:
“子敬莫非忘记,当初我说过的话。”
鲁肃一愣,仔细回忆起来,突然一惊。
当初张明说的是,要让孙权亲自开口,让周泰投降,之后再让他去劝说,让周泰归心。
难道说?!
鲁肃一脸惊愕,下意识看向张明,又看向刘备。
只见刘备点了点头,张明这才将孙权的亲笔信取出,递给了鲁肃。
鲁肃迅速看过,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
虽然他还是不知道孙权到底去了哪里,但是他知道孙权没有死,并且还真写了一封亲笔信,劝说周泰投降。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