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祖朱元璋 > 第四章 如何选择

第四章 如何选择(1 / 2)

书名:家祖朱元璋 作者:颂史 字数:2502

朱允炆快走两步来到他的面前,语气埋怨道:“三弟,皇爷爷也是为你好,你口中称孝道却当面顶撞,这似乎有些不妥吧?”
落井下石!
朱允熥心中冷笑一声。
你还以为我是之前的吴王吗?若不是你耍这种手段,能够成为后来的皇太孙吗?
朱元璋之所以把你定成接班人,无非就是因为书读的好,跟文人走的近。
另外一个,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孝心可嘉。
不过刚才说这番话,朱允熥心中也是自有计较。
虽然他对于大明的历史并不是非常了解,不过也知道,朱标这个太子,可是历史上独一份。
甚至有人戏称,朱元璋一直等着自己这个太子造反,偏偏他不干。
由此可见。
朱标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并且敢于跟老朱正面硬刚的人物。
想要在朱元璋的心中留下印象,改变自己以往的形象,那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打破常规!
果然!朱元璋很吃这一套。
他面色慈祥,语气和善,开口说道:“允熥说的有道理,你父亲要知道你现在的样子,必然会心中欣慰!”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神色微微一暗,叹了一口气,大步而去。
灵堂里面又剩下兄弟两人。
朱允炆挑了挑眉头:“三弟,平时你可不是这个性子,怎么今日当众顶撞起来皇爷爷了?”
不顶撞?难道说按照你的套路走,将皇太孙的位置拱手相让吗?
朱允熥心中腹诽,不过脸上却是一片平静:“平时倒也无所谓,可是在孝道一事上不敢有所亏欠。”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朱允炆:“更何况直抒胸臆,算不得顶撞吧?”
朱允炆的神情不由得一滞。
陌生!
面前这个三弟,跟印象之中完全不同,好像里里外外换了一个人,不但牙尖嘴利,而且句句在理,让人无从反驳。
朱允炆心中不由的生出一种紧迫感,他有些尴尬的一笑,强行狡辩:“皇爷爷如今正在的心伤之时,我们这些小辈,怎么能让他老人家再担心呢?”
朱允熥不想跟他多说,便随口说道:“二哥说的是!”
这就完了?
等了半天的朱允炆,一脸诧异的看着朱允熥,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
可是又无从说起。
皇宫。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盯着摇曳的烛火,面色阴沉不定。
就在今日下午,蓝玉进宫,奏对之时,有些词不达意,这让朱元璋颇为不喜,当时便问他是何原因以致心神恍惚。
哪曾想蓝玉直接说自己悲伤过度,以至于心神失守,所以想要返回老家修养!
这让朱元璋大感意外。
在他的眼中,这蓝玉当上了大将军之后,一直都是专横跋扈,居功自傲,除了朱标的话能听进去,别人谁的话,那都是当个屁给放了。
现如今朱标去世。
朱元璋心里面还在盘算着,他为自己儿子朱标所打造的文武班底,现在看起来要重新调整了。
至于怎么调整!朱元璋还没有想通透。
因为接班人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
而且从一开始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除了朱标的儿子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皇位的继承资格。
如果不这么来,很可能会导致东晋末年八王之乱那种局面。
这种错朱元璋不会犯。
可是选谁呢?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朱允炆自幼聪慧异常,尤其是在读书方面颇有天赋,只不过骨子里面柔弱了太多,相比于朱标少了一分魄力。
不要小看这份魄力。
身为一个君王,要少了这件东西,很可能会被下面的文武官员合起伙来蒙蔽!
可是矮子里面拔大个,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心中,朱允炆就是第一人选。
但是今天晚上走这一趟,让朱元璋心中不由得一动。
朱允熥的表现让他颇为满意,虽然平时做事情有些不着调,但是在孝道一途上,无可指责。
尤其他身上那份魄力,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