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祖朱元璋 > 第二十七章 瞒天过海

第二十七章 瞒天过海(1 / 2)

书名:家祖朱元璋 作者:颂史 字数:2347

夏原吉?
这名字好熟悉啊,好像在哪里听过。
朱允熥虽然想不起来,但是只要自己听过,绝对是历史名人!
看起来这个黄子澄虽然眼高手低,不过给自己做事的时候倒也实诚。
原本想着将来自己要是得了皇位,就直接把他给打发了,现在看起来,留着倒也不错,这种人不能在紧要的部门做事,但也不能说一无是处。
见他半天不说话,黄子澄还以为他是不知道这夏原吉为人如何,于是便说道:“这位夏大人在户部做事兢兢业业,而且能力卓绝,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曾经有小人心存妒忌,弹劾夏大人,陛下得知此事,没有着手调查,便将告发之人推出斩首。”
这话是在侧面映衬,这位夏原吉夏大人,那是简在帝心。
朱允熥回过神来,当下便赞许道:“黄大人推荐的这个人选好,我甚为满意!”
说到这里,他略一停顿:“不过我这里还有件事,想要麻烦黄大人走一趟,你去户部请郁尚书到东宫来。”
这件事情他压根就没打算直接去六部要人。
朝堂里面有些风吹草动,很快就会传出去,想防是防不住的,最好的办法便是做事情尽量的隐秘。
如此一来能够减少许多的麻烦,同时还能够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过了约莫有一个时辰,郁新这才姗姗来迟。
见面之后,他便告罪道:“殿下,实在是户部诸事繁杂,本官处理完之后,这才赶过来,实在是怠慢了。”
朱允熥则是一点都无所谓,摆了摆手:“那倒无妨,正事要紧,老大人请坐。”
等到下人上茶,朱允熥挥了挥手摒退,而后道:“今日找老大人前来是想要向老大人要一个人。”
听这话,郁新愣了一下:“殿下六部阁员,想要入东宫作事,须得有陛下的批准才行。”
言下之意就是。
你是皇太孙要人我没什么意见,不过咱们要走程序。
朱允熥也不过多的解释,直接就说道:“皇爷爷自然是准的,否则的话我也不敢劳烦老大人走这一趟。”
郁新心里面还有些奇怪,难道说是这位皇太孙对户部之事感兴趣?
还是说朱元璋想要对户部动手了。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做事情没有什么过错啊!
心里这么想,他口上问道:“皇太孙想要何人?”
朱允熥笑眯眯的回道:“户部主事夏原吉!”
听这个人名,郁新当即面色就是一苦:“殿下,不是本官不答应,而是这夏大人在户部责任重大,若是一时之间走了,想要找人替代,恐怕很难。”
不是他不想,而是户部里面能干的官员并不多,这夏原吉最为突出。
毕竟读书人嘛,读的都是圣贤书,对于数算这些东西用的自然也不多。
夏原吉是一个异类。
十三岁父亲早亡,寡母撑起养家的重担,家中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十六岁就考中秀才,结果没有继续功名之路,而是跑去私塾当先生贴补家用,一边读书一边还要盘算着家中钱财如何花销!
这本事可是从小练出来的!
别人跟他自然没办法比。
看到郁新为难的样子,朱允熥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于是他笑着说道:“老大人请放心,我做的必然是正事,要不然皇爷爷也不会让我胡闹,这样吧,老大人去觐见皇爷爷说明此事,若是皇爷爷不准,此事也就作罢。”
他把难题推给了朱元璋。
倒并不是说他有意这么做,而是这件事情户部尚书必然也要参与其中。
至于能够参与到哪种程度,那就要看朱元璋的决策了。
虽然朱允熥如今是皇太孙,并且朱元璋让他全权负责此事,可凡事都有个度。
小心谨慎,绝无大错!
尤其是在这种涉及国策上的事情,最好不要轻易拿主意。
毕竟朱允熥虽然有见识,但是对于大明的官场,认识明显不足。
老朱在这方面那绝对的发言权。
郁新一听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老夫现在就进宫。”
等他见了朱元璋,道明来意。
就见到老朱笑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这小子摆明是拿你当枪使啊!”
这分明就是一句玩笑话,郁新听的有些云山雾罩。
朱元璋也没有开口解释,而是说道:“此事你也有必要知道,先把这个折子看了再说。”
郁新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奏折展开,越看眉头皱的越深。
读完之后,他抬起头来躬身行了一礼:“陛下!此事似乎有些不太稳妥,边贸一旦开启,元朝残部必定能够借此恢复元气,于朝廷不利!虽然说能赚些许钱财,但有些得不偿失。”
等他把话说完,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咱自有谋划,夏原吉便让他前往东宫听用,户部这边尽可能的配合允熥的行动,名义上还是由你们户部来主导,你亲自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