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祖朱元璋 > 第四十九章 理解错误

第四十九章 理解错误(1 / 2)

书名:家祖朱元璋 作者:颂史 字数:2324

其实在这个时候,明朝制作火枪的工艺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只是说在某些理念方面还存在问题。
大家都是把火枪当做小型的火炮来用,填充火药塞火线,然后点燃激发,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工业化生产。
之所以会炸膛,原因很简单,火药填充的太多了!
这个问题分分钟就能解决。
不过朱允熥想要的可并不是这样的火枪。
在枪管上面开孔填火药气密性无法保证,射程自然也就不远了,所以他想要的是燧发枪,这工艺并不难,无非就是多加一个小机关。
这些工匠都是老手,朱允熥只是稍微点拨有人当即便明白过来。
“殿下的意思是说用火镰子?”
这所谓的火镰子,就是这年头旅行在外常用的引火手段。
一边用燧石,一边用铁器进行敲击,然后能够发出火星点燃柴火。
朱允熥笑着点了点头,同时启发道:“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想个法子,把这东西做的小,而且更加易燃,如果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我赏他白银一千两!当然要是谁能够把这东西装到火枪上连成一体,我赏他白银三千两,封官加爵!”
听到这话,一群工匠顿时就眼热起来,他们的身份要比平民百姓更低,可以说一朝是匠户,子孙皆如此,这要是有了官身,那就不一样了。
至少能够改变自己,还有今后子子孙孙的命运。
而且他们都是行家里手,方向有了,接下来就是发动脑筋解决问题。
几天以后,赵平安便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主子,荣国公派过来的,说是有东西送过来。”
那人上前一步拜伏在地:“殿下!幸不辱命,东西做成了,请殿下试试看合意不合意。”
朱允熥心中一喜,上前两步从他手中拿过盒子。
打开一看,类似于一个转盘,转轴之上连出一个固定卡子,上面镶嵌火石,铁锤下面连接软簧片。
转动之时,连续击打便能够见到火星点点。
朱允熥笑了起来,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东西做的不错,平安,去取一千两银子。”
说完之后他看向那些人:“你叫什么名字?这东西是你做出来的吗?”
那人依然跪着开口说道:“小人叫张三,东西是我们三个工匠一起想出来的。”
朱允熥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道:“坐下回话!”
张三小心翼翼,屁股粘着椅子边坐了下来。
就听朱允熥开口说道:“平时这火药都是散装的,你们回去以后想想个办法,用纸将火药包起来,要来回的试,看多少火药既不炸膛而且威力也好,然后将末端的引线做好,引火要做到十击九中,有没有信心?”
有些事情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张三本身就是打造火器的行家里手,听到之后眼睛一亮:“殿下这个法子好,如此一来,在战场上填充火器的时间就更短,用纸壳装了火药末端装上油纸,再加上一些火药沫子,粘火就着,十击九中绝对做得到!”
看他说了唾沫星子乱飞。
朱允熥当下便点了点头,看到赵平安带着银子过来。
他当下便说道:“把银子拿回去分了,同时把我的话也带回去,其实我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不要在枪管上开孔装火药,要想办法,让弹药从后面装,然后用火石激发,这样下雨天也能用。”
他并没有说具体怎么做,一来是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二来张三刚才说的很有信心,有时候也要相信古人的智慧。
毕竟他现在是皇太孙,不是具体负责什么事务的,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朱元璋知道了,肯定不满意!
张三拿了银子又磕了头,这才离去。
赵平安一脸好奇:“主子,他做的是什么东西?值一千两银子?让我看就是个火镰子。”
看他这么说,朱允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不要小看这东西,只要用的好,就是十万两银子都不换!”
赵平安一听吃了一惊。
而朱允熥这时候则是说道:“管好你的嘴,这里发生的一切,一个字也不要外传。”
赵平安吓得赶紧捂上了张开的嘴巴。
……
春耕开始。
有些地方像是山西等地都出现蝗灾的迹象,光是种种救灾安排都忙得脚不沾地。
等到朱允熥把事情给办完,发现还没有人登门,他就直接赶往军营。
到了地方一看,当即就乐了。
好家伙,这些东西也太抽象了。
一进门便看到一个大家伙,枪管有手臂粗,枪管足有两米多,后面还连了两个长方形的木箱子,正好将火枪给端平了。
再往远处看,这火枪看起来似乎有些正常,可是后面连了一个卡槽是什么玩意?
还有这几根枪管绑在一起,威力会更大吗?
更不能忍的,就是现在几个工匠手里面拿的那种。
枪管后面连了一个大圆盘,就好像把靶子给装上面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