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祖朱元璋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楼房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楼房

书名:家祖朱元璋 作者:颂史 字数:2251

病房之中,姚广孝在一旁开口对朱棣劝说道。
“王爷胜败乃是常有之事,何至于此啊!”
半坐在床榻之上的朱棣,神情则是显得有些激动。
“这是在釜底抽薪啊,自从京城那边传出玻璃制品的事事情以后,咱们北平府有多少商家都跑到了京城去?现如今这小子又来了这么一手,又有不少商人巴巴的拿着银子跑过去给人送钱,这么一来,咱们北平府的实力就算是被京城给吸走了,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这是朱棣最为担心的事情,一个地方想要发展商人自然是少不了的,他们走到哪里钱财就会跟到哪里,要不然一个地方光剩下一些穷光蛋,还有什么油水可捞?
姚广孝对此也是无计可施,他只能叹了一口气说道。
“只能说这个皇太孙在经营之道上颇有一些与众不同,他在建立新城之时,就是借用这些商人的银子来修建城池,朝廷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支出。不过这摊子铺的越大,隐患也就越多,现如今咱们还是要忍辱负重,以待将来!”
等他说完之后,朱棣看了他一眼,一脸不爽的说道。
“还要忍?忍到什么时候,忍到我伸着脖子被别人砍脑袋吗?而且还朝廷在别的市舶司上新式是载具,而天津市舶司则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用的理由居然是辽东不稳,这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吗?”
言语之中对姚广孝颇有不满之意,因为这主意是他出的结果到头来成了这个局面,他身为谋士,自然难辞其咎,于是他当即便说道。
“是我考虑不周,以至于到了如今局面让王爷为此心忧,不过这未必是坏事,毕竟整个北方都会受到影响,可不是光咱们北平!”
一听这话,朱棣脸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
“你的意思是说其他藩王那边也会有所动作?”
话说到这里,朱棣脸上终于见了一丝笑模样。
“这话说的不错,北边可是边关重镇关系到大明的边防安危,这小子光想着提防北边了,但是却忽略了,要是北边不稳定,整个大明都会因此而动荡,我看他到时候怎么办?”
这时候朱棣心目中也有了主意,他看向姚广孝说道。
“你马上着手收集其他藩王的反应,咱们这次不着急,正好我也生病了,先看看他们怎么做,咱们到时候见机行事就行了。”
这一次姚广孝没有再出主意,他心里面也是郁闷非常,明明自己的计策挺管用的,可是偏偏到了京城之后,那位皇太孙的反应奇快,来个借力打力让他有苦说不出。
于是姚广孝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以免再出纰漏!
而此时在京城之中的五大军营已经完成了军户改革,当然这也是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之下才做到的。
朱元璋也借着这个势头,开始大力推广红薯和玉米的种植,虽然说玉米的产量没有那么好,但是不挑地方山坡之上种下去也能够有收获,这可是要比小麦和稻米抢的太多。
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下面人的回报,这玉米还耐旱,如此一来,不少地方都能够种植,也变相的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至于红薯更是大力推广的重要目标。
这东西亩产几千斤,不但能够生吃,煮熟了吃甘甜可口,一年只要种上一季,青黄不接之时,老百姓也不用饿肚子了。
而且那些军户听说这红薯亩产能够过千斤,一个个也是兴奋不已,种地种了这么多年,谁听过什么东西能够有这么高的收获?
不用官府催这些军户们,就按照那些老农的指点,把红薯种到了田里面,期待着丰收之后,从此以后再也不用过饿肚子的日子了。
至于新城这边,朱允熥命人做了规划,在城区之中的楼房全部都在五层以上,下面可以用于商铺经营,上面可以住人,考虑到后世那种鸽子笼太不人道。
再加上以后粮食不缺了,肯定会出现五世同堂的局面,户型太小了,根本就住不了人,所以他亲自上手定下了,每一套的居住面积不低于一百五十平!
这也让他内心有些感慨,在后来房地产兴盛的那个年代,房子户型越来越少,而且还七扣八扣到了最后,仅仅能够住下两口之家。
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个人都要考虑现实问题,必然会影响人口的数量直接下降,原因很简单,你养那么多孩子,光住就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这样一来,那些商人在建造之时就要多花一些银子,为此不少人提出异议。
东宫之中。
王东斟酌着语气开口说道。
“殿下如今这新城建设陷入到了停滞之中,只有少数商家拿出银子来,按照殿下的规划在建造房屋,其他人都是处于观望态势,因为他们觉得花钱太多,手头银子不够!”
朱允熥听到这话笑了起来,直接说道。
“他们花了那么多银子,我也会给他们一些好处,凡是拿下在新城地皮的人都能够,拿着地契到大明质库贷出一批银子来,完全够他们盖楼了。说白了他们还没有看到相应的好处,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不用催他们就会主动开工了。”
王东听得有些莫名其妙,的确可以从质库里面借银子出来,但问题这银子是要还的,那些商人们拿出银子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砸钱。
可是听到皇太孙都已经这么说了,他也不敢提出反驳,只能满腹心事的转身离去。
旁边的宋忠见到这一幕,便在一旁说道。
“殿下看起来这些商人们心中还是有所担忧,不知殿下接下来还有什么手段应对?”
朱允熥很是自信的开口说道。
“放心吧,让这些商人们拿钱建房子,对他们来说肯定有好处,而且这好处还不少,只是现在他们还没有看到,不过随后朝廷这边会给出相应的政策,只要在新城购买房子之后,从此以后便能够在京城安居落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