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审判

书名: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作者:流水的思绪 字数:2310

“李公子,出尘,你们为国忧心,令隐娘佩服。你们所求之事,隐娘自当尽力。”
聂隐娘透露,宋氏不仅与世家勾结,更是通过黑市,贩卖兵器给江湖中那些隐藏的势力,意图借助外力,制造更大的动乱。
“这是宋氏近日将交易的兵器清单。”聂隐娘递给李靖一张绢布,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兵器名单和数量。
“我们需行快一步,阻止这场交易。”李靖面露坚决之色,目光如炬。
次日,在聂隐娘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一个隐秘的庄园。
隐秘的庄园位于一处偏僻的山谷中,四周被浓密的森林环绕,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秘密基地。
李靖、张出尘和聂隐娘三人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靠近,只有隐隐约约传来的蛙鸣声,似是在这寂静的夜晚警示着不速之客的到来。
聂隐娘领头,她的身形轻巧且矫捷,像是山林中的猫,而李靖和张出尘则紧随其后,三人约定以轻微的哨音作为彼此间的信号。
接近庄园的主建筑时,他们躲在密林的暗影中,李靖眯起双眼观察了一番后低声道:“这庄园的防卫看似松懈,实则暗藏杀机,必须小心行事。”
聂隐娘点了点头,示意二人跟着她。
她带领着李靖和张出尘绕过正门,找到了一个只有少数人知道的秘密入口。
由于聂隐娘对这座庄园的结构颇为熟悉,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庄园内部。
庄园内部灯火通明,似乎有人一直在等待着什么。
三人藏身于一处阴影深处,目光紧紧盯着那堆积如山的军械,这些军械的数量远超他们的预期,显然这笔交易的规模巨大,足以装备一支小型私军。
李靖心中一紧,情不自禁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暗自思忖道:“这样的兵器若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随即拿出随身携带的信鸽,迅速写下了一封密报,详细说明了庄园内的情况和这次兵器交易的规模,然后放飞信鸽,向杨俨汇报这一切。
而在京城,天刚蒙蒙亮,一名绵衣卫急匆匆地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信箭,躬身道:“陛下,急报!”杨俨迅速接过,扫了一眼密报的内容,顿时脸色凝重。
“竟有此事?宋氏胆大妄为,竟敢私自贩卖兵器,意图嬴乱朝纲!”杨俨怒声道,即刻命令道:“传我军令,立即派遣绵衣卫精锐,偷袭宋氏庄园,一举搬空所有军械,抓捕涉事的一切人员!”
在杨俨的指挥下,京城精锐的绵衣卫迅速集结,以雷霆之势,秘密出动,直奔宋氏庄园。
此时的宋氏庄园依旧灯火通明,毫无防备之意。
绵衣卫如同影子般潜入庄园,他们出手迅速又果断,几乎没发出任何声响,就将庄园内的守卫一一制服,迅速控制了整个庄园。
随着宋氏庄园被京城精锐的绵衣卫突袭成功,庄园内的所有军械被迅速搬空,涉事的所有人员被一网打尽。
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传遍了整个岭南地区,使得原本暗流涌动的世家大族心生恐慌。
宋氏作为这次兵器交易的主要负责人,此事件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当宋氏族长得知庄园被端的消息时,他面如死灰。
在京城的皇宫内,杨俨坐镇朝堂,实时关注着宋氏案件的进展。
而在岭南,李靖则是被授予了重任,他必须确保宋氏族人彻底投降,以平息潜在的叛乱风波。
李靖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悄然包围了宋氏族地。
夜幕降临时,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了周围所有的出入口,确保没有人能逃出去报信。
宋氏一开始还试图负隅顽抗,但在李靖的精锐部队面前,他们很快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逃。
最终,在晨曦初露时,宋氏族长亲自走出族地,向李靖缴出了家族所有的武器,并表示愿意投降。
宋氏族长在被押回京城的路上,内心是既绝望又愤怒的。
他自知这一趟是凶多吉少,但还是不甘心于如此失败的结局,总觉得自己是被时代抛弃的牺牲品。
他们原本以为能够利用推恩令引起的波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地位,没想到却是自掘坟墓。
当这支队伍抵达京城时,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人们纷纷从家中出来,只为一睹这些曾经高高在上、如今身陷囹圄的世家贵族的颓态。
杨俨亲自下令,要将这次审判公之于众,以正视听。
审判日,广场上人山人海,所有人都想看看朝廷是如何处置这些背叛者的。
杨俨坐在高台上,面色平静但目光坚定。
当宋氏族长及其同谋者被带上审判台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的身上。
杨俨首先让人宣读了宋氏等人的罪行,这些罪行包括密谋反叛、私下贩卖军械、企图破坏国家安宁等。
每宣读一条,广场上的氛围就更加凝重,许多人开始对世家大族的贪欲和狡诈深深地感到厌恶。
在审判过程中,宋氏族长还试图为自己辩护,声称是被时局所迫,但面对他们铁证如山的罪行,这点辩护显得苍白无力。
杨俨最终下达了裁决——宋氏族长及其同谋的核心人员,将被处以极刑,其他涉及的人员,根据罪行轻重,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
审判结束后,杨俨站起身来,面向所有在场的百姓和世家大族,他的声音在静寂的广场上清晰地响起道:“大隋的繁荣稳定,是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维护的。朕希望所有的世家大族能够记住今天的教训,与朝廷共同进退,为了大隋的未来携手并进。任何触犯朝廷法纪、企图破坏国家安定的行为,朝廷都将不惜一切代价,予以严惩,绝不姑息!”
宋氏的失败不仅仅是一家世族的覆灭,更是所有心怀叵测者的前车之鉴。
杨俨通过这次严厉的处理,清晰地向所有世家和江湖人士宣告了朝廷的坚定立场——任何的造反、背叛和动乱,都将遭到严厉镇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